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凸现文化价值 回归文化本位

作者:陈荣杰




  摘要:本文总结了华东理工大学以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探索、新成果。在学校离扬大学精神、聚焦教学质量的现实际遇中,在国家注重文化的作用、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孔孟老庄应该作为华夏民族的智慧、精神家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与先哲们的对话”也就走出道德层面,从传统文化的发现并凸现其文化价值,回归文化本位。
  关键词:传统文化;必修课和系列公选课;文化价值
  
  华东理工大学从2001年将“中国文化导论”课列为公共必修课,经过三年的努力,课程建设初见成效,2004年“孔子、老子启发大学生‘明事理”的教学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许,“中国文化”课也被学校列为精品课程。我在2005年撰文总结了“中国文化导论”课程建设的设想、路径和效果。又过了三年,我们以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提升,我们以“中国文化”课为轴心构建了一个由20门公选课组成的课程系列,我们对“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了调整、更新。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循环推进的。带着青年学生走进历史深处,我们所看到的是灿烂的华夏文明,不再仅仅是先哲圣人的睿思明言。反过来,对于文化的新感悟、新理解又拓展了我们的视域,从哲学思辨到器物、建筑,从社会思潮到风土民俗,等等。2008年,我们申报的项目“以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课程系列建设”获得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奖,目前正在总结经验,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一、在古今对话中感悟文化价值
  
  “中国文化导论”宗旨的“立人”,引导青年学生精神成人。最近三年,经过引导学生与先哲们的对话的教学实践,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感悟、理解,孔孟老庄不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资源,而是作为华夏民族的智慧、精神家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这是我们课程建设的又一次突破。2001年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为文化素质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被媒体概括为:“孔子、老子启发大学生‘明事理’——华东理工大学将传统文化列入公共必修课”的说法。2007年9月,我们推出了一批文化类公选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课程系列基本成形,2008年春我们对“中国文化”重新定位,“本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处世做人的准则、智慧,进而通过与先哲们的对话体察、领会华夏民族面向自然和社会的态度、方式;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这样,我们“与先哲们的对话”也就拓展到更高、更广的层面,走出道德层面,从传统文化的发现并凸现其文化价值。
  以传统文化从事文化素质教育,一开始我们就很明确地贯彻着“文以载道”的原则,自觉地与思想道德课接轨。当时的教学大纲是这样说的:“本课程是思想理论课的延伸和拓展,利用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守秩序、讲礼貌、和谐相处的美德,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成为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本来就是“两课改革”的产物,是为了达到“马克思主义育人的有效性”这样的目的;我们课程组从属于两课教育中心,一度还兼并在德育教研室。我们把“中国文化”看作思想道德课的延伸和拓展,以期勾勒出课程教学的性质和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话语策略,试图在我们所置身的语境中凸现文化素质课的重要性;更是一种思维定势,在我们的看来,教育就应该劝善诫恶,教导学生积极向上,而传统文化的价值正是在于滋养的崇高的精神人格,催人向善为圣。这样,我们引导学生“在精神上与先哲们的对话”的重心也就集中于人生观(亦即道德境界),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着追问人生意义、提升人生境界,力图通过精神领域的对话,从诸子百家学说中汲取积极的内容,完善青年学生的精神人格。当然,我们这样做并没有错。青年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是精神人格上的感悟、触动。有的同学从孔子“安贫乐道”的高风亮节中体会到了理想主义,有的同学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迈气概中获得了自信、自尊,等等。随着对话的深入,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更广地接触到灿烂的古代文明,更深地沉浸于先哲的思想宝库,对话的话题和语汇也就出现了新的东西。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文化的范围拓展了,孔孟老庄延伸到法家、兵家、墨家。比如有的同学以“不战屈人之兵”展望台海局势,有的同学思考墨家的现代价值。再者,对传统文化的领会与体悟也加深了,比如一个学公共管理的同学在体昧着老子“不仁”的命题,提出了公共管理应该是“不仁”之仁、“大仁”的主张,还有的同学立足于儒家的“中庸”分析国家政治中的折衷、从禅宗的现代意义考量信息时代的信仰,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感觉到,不能继续在“明事理”的层面上讲传统文化。
  尊重学生,充分顾及学生的经验和思考,这是我们多年来在理工科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形成的一条原则。正是这样一种体现着交互主体性(我们称之为“目中有人”)的法则使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也使得我们与先哲的对话不断深入,逐步突破了既定的话语框架。“中国文化”课上学生接触到了先哲的思想,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我们便开设了“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等公选课;也有的同学更喜欢“形而下”的东西,我们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器物文化”、“中国戏曲概论”。在讲述文化传统时,我们“目中有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和需要。比如讲“隋唐文化史”的时候注意到韩剧热播这个事实,教师便有意识地介绍了古代朝鲜半岛的历史。听了几堂课,“韩剧迷”开始感觉到韩剧的肤浅、虚狂。在《中国民俗文化》课上,教师请学生讲家乡春节的习俗,同学们对家乡、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点亲近、喜爱。我们则由此体悟到了文化传统的震撼力,我们并不需要摆出“教师爷”的架式,我们只要努力展开华夏文明的风采就够了。
  通过与古代哲人对话,发现、体验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我们的教学目标乃至教学运作也相应作了调整。2007年,重新编写的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投入教学,课程增加了兵家、墨家以及民俗、器物、建筑等内容;教学手段也作了更新,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到今年年初,我们已经建成一个由三大块组成的公选课的系列。“前期公选课”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日本文化史”、“红楼梦研究”、“唐宋诗词鉴赏”、“隋唐文化史”、“两宋文化史”、“上海近代文化”、“城市文化概论”;“平行公选课”有“文化人类学”、“日本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印度文化史”、“基督教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第三块“延伸性公选课”包括“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现代禅学”、“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国器物文化”、“戏曲概论”(共22门,其中20门是最近3年新开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