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在实践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作者:李湘健
绩,这样个人的成绩是个人作业与团队作业的综合得分。促使学生不得不关注团队的成果,并主动与团队成员合作,确保团队取得好的成绩。
3.重点抓好团队毕业设计(论文),以“点”带“面”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一个全面的检查,也是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实战演习”。我校颁发了《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各学院都必须组织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并提出团队课题下,各成员的子课题必须能独立成为一个课题。近几年来,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数逐年增加,受益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原来我校学生都只知道做好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而较少考虑设计工程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在团队毕业设计(论文)中就不一样,它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以我校《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楼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为例,这是个跨学科的真题假做的团队设计。该工程为酒店式综合楼,不仅建筑功能较为复杂,水、电、暖各专业设计也较复杂,它由建筑、结构、暖空、强电、弱电、给水5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承担。他们各自课题是团队总课题的一个子课题,既自成一体,又互有关联,团队成员间相互协调的工作量较大,对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个严峻的考验,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团队的全体指导教师均具备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资格,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且有丰富工程实践工作经验。团队各专业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工作,各专业互提工作资料,满足各专业工艺所需房间面积、管道井尺寸、防火要求等,防止出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漏现象发生,最后各专业进行施工图会签,使学生了解设计院的工作流程和施工图产生的全过程,提供实战环境,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增强学生间团队协作精神。这种跨学科团队多次受到省内表彰,团队里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优先录用和好评,并且这种基于建筑设计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点”称号。
4.加强师资建设,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
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教师的言传身教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校积极支持学科团队的发展,并鼓励教师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进行各种科研教学活动。针对现在高校中相当多的年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科研、生产实践的现象,学校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制度上规范,政策上支持。要求青年教师和没有工程经验的老师必须接受学校或外面工程单位的培训,并经过专家考核,获取合格证书后才能有资格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此项也是教师岗位职务评聘的一个重要指标。
5.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团队协作
团队精神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需要为提供学生在实践中协作中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学校以全国各类学科实践竞赛为基础,在全校举行各类学科竞赛和培训,尤其是注重小组团队形式参赛的一些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在这些竞赛中,学生踊跃投入,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高。
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的实施保障
1.以政策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
为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学校在各种教学会议上都反复提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制订颁发了相关制度,对各学院组织团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并将此项内容列入实践教学评估指标。几年来,校级领导和各院领导带头承担学生团队指导任务,其中包括国家院士和各学科带头人教授百余名,他们在学科领域的钻研精神,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们在与团队其他指导教师的合作精神,给学生做出了楷模,也使全校的团队精神工作推向了高潮,带动了众多的教师参与这项教学改革活动。
2.以学科优势为依托,建立团队培养平台
我校部分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学科群和优秀的教师队伍,如化工、材料、机械、生工等专业,及其拥有先进的科研实验中心,为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厚的实践条件和指导教师。我校又地处江苏经济发展区,为我校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先后与南京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单位签订了建设实践基地的协议,对学生进入企业、深入工程中进行团队精神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3.以教学奖励基金为支撑,建立优秀团队的激励机制
为促进团队精神培养的实施,学校通过建构“创新工程”以鼓励学生团队申报创新课题。对于完成课题的学生记学分、给予奖励。打通专业限制,学生可跨专业选修课程。学校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团队小组实验可优先安排。跨专业、跨学科团队可另设一间工作室。鼓励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中学生团队的组织工作,根据工作量情况补助一定的课时津贴,获得成果者可申报教学成果奖。对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学校给予配套奖励,在推荐保送研究生工作时优先考虑。
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它必须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只有各方面教育教学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