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丁 澍 缪柏其 叶大鹏




  摘要: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两所“985工程”理工类高校02级学生的大学成绩进行了分析,在比较了两校结论的基础上,就大学成绩的特点及高考成绩对大学成绩的影响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关键词:高考成绩;大学成绩;相关性;数理统计分析
  
  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相关性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可以为高校的相关部门保证招生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而作为人才培养的连续环节,如果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单位可以就“供求”达成一定的共识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此外,由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以往的研究往往止步于高考成绩对某些课程、某些学生成绩影响的分析。而大学学习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对所有课程的全面分析才能发现其特点;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只有对所有学期的分析才能揭示出其变化的规律。个人特征、学习环境等也会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为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有必要对多所学校进行分析。
  
  一、分析对象及数据处理
  
  为了解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关系,首先需要分析学生在大学时期成绩的特点。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完成某一课程体系的完整过程,因此从时间、课程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成绩的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
  此次分析使用的数据是两所“985工程”高校(分别称为A校、B校)02级的1600余名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及入学后第一到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的成绩,由于第八学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进行毕业设计,继续选修课程的人数比较少,为保证数据量没有将该学期的成绩作为分析的对象。两校招收的学生均以理工类考生为主但专业设置差别较大。分析中“各种类型”的“课程成绩”主要指大学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全校学生通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包括学生所在院系所属学科的基础知识类课程)、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及专业选修课)的成绩,通称为“非素质类课程成绩”。学校开设的课程种类繁多,包括了大量针对个人兴趣的选修课,将它们都归为素质类课程,政治、体育类的课程也归入其中。所有课程的具体分类依据的是学生毕业时所在院系的专业培养计划,分析所得的结论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课程的难易程度、阅卷教师的严格程度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当分析、比较的对象涉及不同的学校时,课程设置、教学方案等各方面的差异将更加不宜于直接比较不同课程的分数,所以使用“相对排名”来表示学生成绩的水平。当需要考虑多门课程的成绩时,将这些课程成绩相对排名的加权平均作为评价的指标,权重为每一门课程的学分。
  
  二、两校学生大学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
  
  1.大学成绩的特点
  对两校学生的大学成绩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学习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可分为以公共基础课、部分学科基础课为主的前期和以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为主的后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的不同层次,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相对而言,学科基础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和衔接,与此两类课程的相关程度都比较高;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差别比较大。
  
  2.高考单科成绩与公共基础等三类课程成绩的关系
  用数理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了大学三类课程成绩与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校的专业设置会导致高考单科成绩对各类课程具体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是仍然可以认为高考语文成绩对于各类课程成绩的影响非常小;高考英语对公共基础课的影响最大,对学科基础课的影响非常小;而高考数学对公共基础课影响较大,但是对其他类型课程的影响程度与专业设置有关;高考理科综合对各类课程的影响也与专业设置有关。
  
  3.学生的大学成绩及高考总分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大学成绩进行分类。第一种是按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分类,可分成以下四类:
  第1类:大学阶段成绩始终保持比较优秀(人数比率约为31%~37.30%);
  第2类:大学阶段平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入学后成绩退步(约为18.6%~21.8%);
  第3类:大学阶段平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且入学后成绩进步(约为20.5%~23%);
  第4类:大学阶段成绩始终较差(约为23.7%~24.1%)。
  如果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成绩进行分类,仍可将学生分为四类(a、b、c、d类),即:三类课程特别是学科基础课成绩优秀(约为24.7%~25%),三类课程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约为29%~36.3%),三类课程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约为26%~28.15%),三类课程特别是学科基础课成绩比较差(约为10.6%~20.5%)。
  按照分类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阶段成绩较差的学生(第4类或d类)占总体的比率最低(不到25%),即大部分学生(超过75%)还是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但是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学业有一定的难度。较好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体现在考试成绩上就是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三类课程成绩总体属于优秀水平的学生,其学科基础课的优势更加突出;而三类课程成绩总体较差的学生,其学科基础课的成绩在所有课程成绩中是最差的。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充分重视各类学科基础课的特点,合理规划课程安排,讲清讲透基础课课程中的难点,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帮助,以便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公共课到专业课的过渡。
  对两种分类标准下四类学生的高考总分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无论分类标准如何,四类学生的高考总分都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整体看来,高考总分与大学成绩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以A校在两种分类标准下学生的高考总分为例,详见表1,其中满分为750分)。对于大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高考总分的平均值及中位数等指标均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A校第1类学生高考总分的中位数比其他3类学生高考总分的中位数高3分以上)。基本上,在第一种标准下,高考总分在中位数以上的本科生属于第1、2类学生的可能性更大;在第二种标准下,高考总分在中位数以上的学生,大学三类课程成绩优秀或者中等偏上的可能性也更大。然而,各类学生的高考总分并不总是单调变化的。进入大学后,根据高考总分的排名会有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幅度与具体的学校有关。对于某些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如A校2002年入学的本科生,其中约有6.95%的学生高考总分的排名在前31%(从高到低)但大学成绩退步到第4类,而B校2002年入学者约5.30%的学生高考总分的排名在前31%(从高到低)但大学成绩退步到第4类;A校约有5.30%的学生高考总分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