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龙应台《一张考卷》的分析与感言

作者:仵从巨




  摘要:论文对龙应台教授所开设的选修课“批判阅读”的“一张考卷”作了分析。认为:龙应台教授立足于“人的培养”精心设计了这份考卷;考卷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尖锐性;视点高远开阔且有必须的知识密度;试卷整体逻辑严谨、思考缜密;对考生之思维有充分的激活能力;在技术上也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协调性”。对我们如何出题、出怎样的题、以怎样的用心出题都极富启示意义。
  关键词:龙应台;考卷;启示
  
  作家龙应台的名字是十分响亮、广为人知的。她独具特色的杂文、随笔、小说评论、散文在台湾、大陆甚至在欧洲都大有影响。她1984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影响巨大,被著名诗人余光中戏称为“龙卷风”;她以报纸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1988)“出书后21天中再版24次,4个月内再版近50次,总印数近10万册”、迄今已印行百版以上的气象,可说是一把野火红满天。她近年在大陆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南方周末》开设的专栏同样广受关注,甚至关于她个人出任台北“文化局长”一事大陆读者也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文化人”关心,此举是否会使社会失去一位不可重复的“作家”,多了一位多人可为的“官僚”?简言之,“作家龙应台”是龙应台社会身份的一般认知。
  然而,她还有一个社会身份同样是值得关注并可资议论的,那就是“教授龙应台”。以经历讲,她曾任教的大学包括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淡江大学,现任教台湾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龙应台的职业似乎首先或应该是教授。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从事高等教育,依常规,自然要“述”要“作”,即:一要上台授课,二要入室研究。龙应台的文字我们自然也应广义地看作她的“(思考)研究”与成果,然而,从“教学”的角度看教授龙应台如何授课,这似乎也是一个有趣、有意义的问题。作为一名欣赏、尊敬作家龙应台的文学教授,我保持着阅读她文字的兴趣。当我偶然看到了龙应台原载《财经》杂志(2007年第17期)、后转载于《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6日)的《一张考卷》时,心有所动:人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中外、港台大学之共识);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根本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重要问题中的特殊问题(因为我们有自己特殊的现实语境),在此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迄今了无作为或乏善可陈地。“人才培养”自然是一大工程、系统工程,但任何“大”工程,在其具体进程中都化大为“小”了:“长城”大矣,但其具体进程则不过是砌好一块一块的砖而已。同理,“人才培养”伟哉,但其具体进程亦即落在实处(从教授角度讲)则不过是讲好一堂课、改好一次作业(论文)、组织好一次讨论、设计好一次实践、完成好一次实验、出(并批阅评定)好一张考卷(等等)——教授龙应台刺激、触动我的,正是她把“人的培养”这一大目标落实、渗透在了“一张考卷”之中,她出了一张值得我们分析、讨论、甚至有示范作用的“试卷”:怎样出题、出怎样的题、出题的宗旨(或原则)。龙应台在她的文字中曾感叹:成长是一件多么纤细的事情。我们可以“套说”:教育是一件多么具体的事情。她用一张考卷指向了教育的根本——人的培养。
  让我们首先讨论这张考卷的内容及意义。
  这份考卷以2004年9月5日以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等72位专家学者共同签署的《甲申文化宣言》为素材命题,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对“《甲申文化宣言》‘文化多样’这一概念的基本看法以及对这一看法的自我证明或辨析”。
  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命题者与学生共同面对着包括“文明多样性”、“民族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沙文主义”、“文化歧视”、“中华文化”、“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国家主权”、“东方品格”、“文化特殊主义”等等层面不同、相对独立、彼此相关、理解有异的诸多问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问题”的品质与个性:其一,理论性、现实性与尖锐性。就理论性而言,有亨廷顿、赛义德(1935—2003)等思想家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东方学》(1977)、《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等等大书对之具体深入的讨论,可是一种实例性的证明。就现实性而言,在当今“全球化”这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龙卷风”一般的世界大潮中,几乎无论国之大小、强弱、贫富、地域都无法超脱这一历史性的挟裹;就尖锐性而言,对几乎每一国家、每一民族、每一地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等现实问题已成萨特所谓之“情境”,情境中人必须对此一“境遇”做出取舍、有所应对——“理论性、现实性、尖锐性”的品质令问题包含之意义幽深丰富。其二,视点的高远、视野的开阔或知识的密度。就视点的高远言,它在世界的、人类的、普世价值与全球伦理的意义上提出问题、面对问题、讨论问题并产生可能或逻辑的结论。就视野的开阔或知识的密度言,它涉及了东西方的文化、政治、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如果没有广泛的基础性涉猎与关注,没有相应的知识,问题是无法或很难应对的。其三,是它逻辑之严谨、思考之缜密(这似乎是“考卷”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它针对《甲申文化宣言》之内容(观点)与表达,从逻辑上推衍,发现或导引出其“漏洞”。它将“问题”细化,使思考缜密如丝、又丝丝入扣,更趋周全。比如何谓“狭隘”的民族主义——它与“不狭隘”的民族主义差别何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否一定“排斥异质文明”——“排斥异质文明”是否一定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再附以“伊斯兰文化中的‘荣誉’处死”、“英籍作家拉什迪事件”、“丹麦漫画事件”、“9·11事件与恐怖行动”等实例,使“问题”步步深入、更趋细密具体其结果令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讨论中“问题丛生”,呈现了“问题”并不简单之“本相”,也远非表象或“他人”之表述,使应对者不能、不敢率尔操觚。另外,其“严谨”与“缜密”还见于命题者充分地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理论上正确、逻辑上严谨未必有“科学”之结论,因为在“理论”与“科学”间还有一“实践”问题(龙应台用了“操作”一词)——“考卷”不时发问:“(如果)……如何落实?”,“(如果)……如何执行?”换言之,纵有理论之正确、逻辑之严谨,但无由“落实”、无法执行,此理论与逻辑便是无用或不“科学”的。其四,对“复杂性”的承认、对“思维”的刺激(激活)。这其实是在考卷题目之下埋藏的“问题”。当应对者面对这些问题时,他是不敢、不能轻易下笔的,他必须从习焉不察之积非成是中走出,必须作“我”的思考。如是,他不得不承认“问题”(事物、世界)之“复杂性”(而“复杂性”是我们在当代对于世界认知获得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他的思维被激活,这使对“问题”的解答不再只是“你问我答”的简单过程,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