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如何讲好一门课

作者:张德江

是好学生。高水平的教学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和激励式,参与式的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针对社会需要认真研究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的教师,是一个既传授给学生重要的知识,又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教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师,是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一个高质量的学生是一个既刻苦学习又善于学习的学生;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又个性鲜明的学生;是一个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诚实、务实的学生;是一个讲责任求创新会合作的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还有三个方面更重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四、注重四个体现
  
  这四个体现是在掌握了教学基本功,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标志。
  
  1.体现以问题为主线,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给出课程中目前的结论和结果,还要给出学科的发展过程和近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索问题的目标,引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学生的大脑不只是一只装知识的容器,更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学中能够点燃一只只的火把,使学生们围绕着一个个的问题在积极的思考,这样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是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于教师。
  
  2.体现科研成果或体会,实行教学与科研互动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一流教师和三流教师的重要区别;有没有比较多的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是一流大学和三流大学的重要区别。照本宣科是最容易的,也是最使学生感觉没有味道的。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就要搞科研,下实验室,深入工厂和社会,直接获得工程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充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学者,有自己的学术造诣,反之则不一定。
  
  3.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实行教学内容对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跟踪
  课堂上讲的过细过繁,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专业内容更新快,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这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跟踪要及时。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所以,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要想使教学内容不过时,教师要掌握新知。
  
  4.体现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素质教育不是靠开几门课来解决的。不能设定哪门课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哪些课是进行学科教育的。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应该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在每一门课程中体现和落实。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在理工科的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在文科的课堂上,则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一点能不能做好,关键是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文水平。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占用很多时间,要画龙点睛,要精,要管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学习,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崇高的境界、深厚的感情来感染学生,教化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做人的道理讲得最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还是那么入木三分,体现精髓。
  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第一,一所大学上千位教师,不能千篇一律,也不应一个模式,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都应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第二,同样是学生,个性、基础都不相同,要想把他们都培养成才,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只能以自己的负责态度和工作热情,去探索、去研究、去创造性的实践。
  教学本身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一个教师,无论从事哪个专业,都必须精心研究这门大学问,并力求精益求精。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也不能改变和取代师生之间的这种根本关系。教学在师生之间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感情与感情的交融。教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和忠诚去投入,用自己的责任和心血去作为。
  
  [责任编辑:张冬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