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作者:刘 灿 毛洪涛
习能力”,学生对“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评价的平均得分与教师评价的分数接近;但学生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市场敏锐度”与“学习能力”并重。此外,学生对于“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评价也高于教师的评价。由此可见,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专业知识;而学生除了注重专业学习以外,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进入市场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相应地,被调研金融公司在招聘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时,更看中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中,排在前6位的是: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知识、道德品质、创新能力。
8、对就业单位的看法
被调查教师认为最适合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按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科研机构。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应届毕业生不适合自我创业,而应该选择先就业。被调研学生普遍倾向于在“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就业,这两类单位选择的比例均在40%左右,其中“三资企业”的比例略高,还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倾向自我创业。应该说,教师与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具体选择上基本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学校开展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9、对目前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
被调查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问题很严重,说明这两个问题是当前金融学专业培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可支配的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学生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实习,这和前面学生对实验教学时间安排和实验效果评价的分析结果是相对应的,说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和实习的机会。
五、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金融教育中,本科人才培养大多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通过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强化学科基础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人才;硕士研究生在通才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深化,主要培养精通外语、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既能进行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实务工作的管理或技术性人才:博士研究生着重于培养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胜任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部门的金融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各层次(本、硕、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还不明显,培养规格还需明确界定。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比重还不尽合理。
(4)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
2、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设置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仍有部分的学生认为适应度不高,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信用管理、投资管理等新兴课程设置还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相比于本科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被调查者认为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给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答案的比重最高。可见,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值得进一步修订。在本次教师问卷调查中,59.40%的教师认为金融教学内容需要改革。金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集中如下:
第一,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教师和学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金融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包括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学,但是用人单位则认为会计财务知识、营销知识和法律知识是金融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第二,不同层次的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衔接和递进不明显。在学生问卷关于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我国目前高等金融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简单重复,与博士课程设置脱节。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尤为突出,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第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中对市场前沿内容关注较少,很大比例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
第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在本次调查中,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反应缺乏实践环节,认为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62.69%的用人单位认为金融人才培养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45.08%认为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54.92%的用人单位明确指出金融人才培养缺乏实践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实习、社会调研、毕业实习应当进一步加强。其中,有53.48%的用人单位表示愿意为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说明学校还是有条件为金融专业学生开展实习的。
第五,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国内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基本能够适时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靠合理的教学内容的支撑。研究发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仍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3、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根据对在校学生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金融专业学生对专业教师学术水平、敬业精神、知识结构、教书育人做出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的评价较差,近60%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育效果一般。
(2)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各高校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主要表现用期末考卷作为唯一考核手段和方式,不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评,这种方式难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成效。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近年来我国金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来看,一些高校金融课程的授课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水平差,教学效果有所下降,部分教师因为工作量过重而无暇精心指导学生,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2)在本次调查的7所学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达72%,副教授和教授教师比例达到61.35%,师资结构有所优化。但是由于新引进的教师较多,良好的梯队尚未有效形成,新教师的教学经验仍有欠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老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促进教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仍是一个现实问题。
(3)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教学内容的更新。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本次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存在近53.37%的金融专业教师缺乏国外进修学习或国际学术交流经历,38.46%的专业教师完全没有从事过相关专业的实践工作,67.66%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91.19%的教师觉得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为教师创造国内外金融实务界和金融教育界交流的机会和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务之急。
综上,积极推进高等金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基于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道路。
[责任编辑:张冬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