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述评

作者:李怀宇 郭 磊 朱 娴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许多,其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特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主要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质量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已呈现出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跨学科的特点。针对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质量保障研究也逐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实践教学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开发智力资源、孕育发明创造、丰富人类科技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应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到重要位置。”随着实践教学重要性日益凸现,实践教学质量作为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不仅是那些具有重视实践教学传统的理工科、医科等院校和专业,综合性大学的文科专业也日益重视实践教学及其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成为衡量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实践教学质量在高校内外受到日益关注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二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导向,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反思。在这三个因素的推动下,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热点问题之一。
  
  2、跨学科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因质量管理是个跨学科的领域,所以一直以来教育质量研究就普遍应用和吸收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全面质量管理、ISO理论、数学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于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中。
  ISO是由全球50多个国家机构组成的国际联盟共同制定的全球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即ISO9000系列标准,涉及40个行业,其中教育是第37个行业。ISO9001系列标准对服务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都有明确规定,十分重视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更加强调“持续的质量改进”。近年来,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对ISO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做了初步的研究,如《建立ISO9001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一文阐述了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和管理程序的结构与要素等环节的方法和思路;《构建高校实验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平台的研究》一文,探讨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而建立ISO管理平台的意义和做法。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有的高校已基本建立了ISO理论的质量监控体系,如山东大学于2002年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技术创建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其他的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也开始引入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范畴,如戴明循环理论(PDCA理论)、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质量评价理论以及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等等,都已成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新内容和新方向,丰富和拓展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向。
  
  3、着力于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段时期以来,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的主要任务。在有关实践教学质量的相关论文中,以监控体系为主题的文章占了较大比重,而且基本上是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利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把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成一体,通过把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环节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控制质量的职能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任务、职责、权限明确、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体系。尽管论文作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结构、不同要素和不同运作机制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其主要目标是大致相同的,都希望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地监督、控制,最终实现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众多高校在各自所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涉及到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如西安科技大学、温州大学、南华大学等高校主要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理论构建和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南京理工大学、山西师大等高校则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设计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的高校则在建立更微观层面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如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实践教学中主体系统、信息系统和监控督导系统,构建了校、院(系)质量监控组织的二级层面,建立了周期性评估与阶段性考核、集中检查与日常监控为一体的质量评价制度,形成了较完整的‘321’实践教学监控体系”。
  
  4、吸收和借鉴国外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理论与实践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澳等国广泛开展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不同类型和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如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等。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注重翻译介绍国外教育质量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如Edward Sallis著,何瑞薇译的《全面质量教育》和John Brermant Tarla Shah著,陆爱华等译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等。同时,也开始注重对国外大学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如《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一文,介绍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实践教学的经验和特点,并将美国和德国工科大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比较。《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情况考察报告》一文,根据对美国6所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实地考察情况,介绍了美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特点,为国内大学的实践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管理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二、目前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理论研究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概念和内涵含混不清
  当前,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及其相关成果中,有几个概念及其内涵含混不清,有的概念甚至经常被混用、误用,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概念定义混乱、问题界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