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地方院校案例教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作者:蒋胜永




  摘 要: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尤其是在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它无法实现与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形成机制无法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目前的教学案例材料尚存在一个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材料
  
  案例法教学(Case Method Teaching)可谓是哈佛MBA的代名词。作为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方面确实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今风靡全球,已成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一味迷信而全盘应用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案例教学在地方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但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进行科学的应用,应持积极的态度。
  
  一、案例教学在我国地方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上的不适应性
  
  1 案例教学作为哈佛MBA的成功教学方式,基于与我国不同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
  美国的大学以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学生在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只进行“自我教育”即通过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情报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学习“自我发现”的本领,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如此,“自我发现”的本科教育为研究生阶段的案例教学有效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哈佛商学院如此重视案例教学的根本原因,在于案例教学符合MBA培养目标: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需要。MB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培养目的更侧重于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获得在新情况下采取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学生如何去求知,而是训练他们如何去行动。在哈佛商学院MBA课程几乎全部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进行,学生要完成学业,必须在两年内研究800~900个案例,必须学会能在80人以上的人群面前进行演讲和辩论。哈佛商学院要求学院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把课堂作为处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的公司,而把自己看作公司的总经理。
  
  2 案例教学无法实现与我国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
  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选用怎样的高等教育体制、确定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怎样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基于该国的国情,并秉承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各类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责任。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工商管理[110201]的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要求安排“10~12周的实践性教学(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七节第三十五条:“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学完或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赋予了更多新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加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中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地方院校,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结构的教材体系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包括对知识传授的侧重等),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合格的本科生人才。
  哈佛MBA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是基于与我国不同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基于MBA的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特殊培养目标而设计,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取决于学生对工商管理基本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如此,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虽然有着特殊的作用,但在整体上无法实现与我国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也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
  
  3 我国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形成机制无法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案例法的教学过程主要不是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典型的哈佛案例学习有三阶段模式,即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全班课堂讨论。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为自己的分析进行辩护并与其他人进行争论。教师主要是充当主持人,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讨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不要让讨论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二是掌握讨论方向,保证案例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讨论到,避免让讨论变成钻牛角尖或转入歧途。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同样一个案例,一个人一个讲法,今天和明天讲的效果也不一样。由于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唯一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一名优秀案例教学的教师,首先本身最好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案例,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自己先有“感觉”。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课堂控制力和细节的把握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简言之,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师资,是建立在一批责任感强、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知识比较丰富,或有直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晓学生心理规律的专家学者型队伍基础之上的。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师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一方面,教师的绝大多数经历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师资数量的相对紧缺,大多数教师又忙于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擅长于理论研究,专业或学科理论知识积累深厚而实际工作经验则比较欠缺。与国外教师授课的计划周密、控制力强的表现相比,部分国内院校的教师并不注重授课的技巧性,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对案例教学的理念、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等更为薄弱,甚至经常将举例和案例教学混淆,使案例教学在实施中不能真正达到最优效果。
  
  4 地方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案例材料尚存在一个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问题
  (1)教学案例形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目前国内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