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澳门高校的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

作者:崔明芬




  摘要: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给澳门社会留下了富有深厚独特底蕴的语言文化遗产,“三文四语”。回归祖国后,澳门的高等教育正是通过“三文四语”的多元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体系,为澳门、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各国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语言人才,同时把澳门建造成了在整个国家举足轻重的语言教育重地。
  关键词:澳门;“三文四语”;语言教学;教学语言
  
  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的人口仅有50万,占地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块“蕞尔边地”,却是一个多种语言融通的城市。 通行的是“三文四语”。“文”,是指书写语言;“语”是指口头语言。“三文”是指中文、英文、葡文;“四语”是指粤语、葡语、英语和普通话。“三文”中,中文和葡文是《基本法》中规定的官方语言文字。英文,则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澳门的日益国际化而兴盛的。“四语”中,粤语,即澳门本土语言;葡语,是葡萄牙人四百多年前从欧洲带来的语言:普通话,则是回归祖国前后十几年前才兴起的新语言。丰富多元的语言资源,正是澳门丰厚文化遗产中卓然亮丽的景观。
  
  一、秉承传统发挥优势
  
  澳门社会“华洋杂处”,“多语共鸣”的现象,是历史赋予她的。澳门是欧洲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块落脚地,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第一个窗口,是东西方通商的第一个口岸,也是东西方文化融通交流最早的汇合点。从文化关系上看,四百多年前葡萄牙耶稣会士在澳门建立了中国土地上第一所西式大学一“圣保禄学院”。这个事实本身就能说明澳门的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祖国后,澳门三文四语的语境,不但没有成为澳门的文化累赘,反而成了澳门回归祖国后在经济上重新给自己定位、寻找经济发展新出路的巨大文化优势。澳门如何秉承传统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强势,在一一种民族结构复杂、文化背景多样的区域里,处理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问题,是推进澳门高校高水准进展,并成功扮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的国际平台角色的重要一环。
  澳门的多元语言条件,造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授课语言上的多元状况。有的中小学专用葡文授课,有的专用广东话,也有专用英语教学的中小学,还有专用普通话授课的中学。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完全根据家长或学生自己的语言偏好选取学校。想学葡文的进“中葡学校”;想学英文的进“中英学校”;外国人大多进英文授课的“联国学校”:澳门本地人,想在内地发展的则选择以普通话授课的“濠江中学”;想去台湾、香港念书发展的则一般选择以广东话授课的“培正中学”,如此等等。每所学校在有自己专一的“教学语言”基础上,也会开设“外语”课程。当然,在这样一种多元语言教育制度下,澳门的中小学教育形形色色,各自为政,相互间无法进行可比性的竞争。各校间没有统一体制,没有统一教材,没有中学会考,更没有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从澳门地域面积与人口比例上看,澳门的高等院校数量大概是世界之最。所以,澳门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比较容易,每年大约有35%的高中生在澳门就读大学,也有相当于这个数量的学生选择赴外地或外国读书。公允地讲,澳门高校的常规教育课程与世界、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名校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可言。于是,语言教育,便被澳门高教当局抓住,作为自己的优势条件,以“对外发展,对内招收”为基本策略原则,成了垫高澳门高等教育的基石。对外,吸引外国学生来澳就读,学汉语,如澳门理工学院很早就有来自葡萄牙、英国以及美国的交流学生。该学院的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自2006年开始,还与葡萄牙雷依利亚大学合办中葡翻译学位课程班,招收整班次的葡萄牙学生来澳学习中文。对内,从2005年起,澳门扩大了在中国内地的招生,直接从高考成绩达到有关省市的“二本线”以上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其中,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及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提供本科生课程;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以及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还提供研究生(硕士、博士)课程。其实,不管对内还是对外,说到底,落实这一规划的关键是挖掘澳门“三文四语”的优势——开设语言课程,丰富授课语言。据近几年的情况看,来澳门高校读书和交流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来学习的第一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学习中文,葡文和英文。一些中国内地的高分考生之所以放弃国内的名牌大学而赴澳就读,大多看中的也是这里有特色的授课语言和语言课程。最受学生欢迎的,也是那些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又可以学习语言的课程。这样,专业与外语可一举两得。
  
  二、有特色的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
  
  肩负着区域化、民族化、国际化多重历史使命的澳门高校语言教学体系,配合着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和高等教育的革新趋势,加强和发挥澳门的语言强势,推广“三文四语”,在澳门高校中加强“三文”的专业语言教学,奉行“四语”授课语言,形成澳门高等院校教学体式不同于内地高校亦有别于香港高等学府的显着特征。
  澳门回归后不久,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学术界曾经提出过一份题为《澳门2020——未来20年远景目标与发展策略》的研究报告。报告为澳门未来20年设计的总目标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通过20年的努力,把澳门发展成一座在全中国以至亚太地区全方位开放的中型国际城市”。其中把高校建设与强化外语教育提升到澳门整体发展策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2006年,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在谈到高等教育施政重点时特别指出,“必须提升基础教育的外语教学素质,使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之后,运用外语基本无碍。加强成人教育领域的外语课程含量,促进日用外语的普及化。”在此原则指引下,澳门高等院校普遍重视英文课程的比重,同时学讲普通话蔚然成风。英文与原先的重镇葡文以及母语中文三足鼎立;英语、葡语、普通话和粤语四声齐举,共同营造着澳门绚丽多姿的语言环境、承担着利用澳门独特人文资源,推进澳门步入历史新纪元的新使命。所以说,“三文四语”的语言优势回归祖国后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发展。
  澳门高校规模不等,学制灵活,课程设置各有特色,但其语言课程的设计则非常相近。澳门大学的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有中文系、英文系和葡文系等语言学系,开设系统的中文、英文和葡文课程:以及多种中英翻译、中葡翻译、英葡翻译等课程。旅游学院的旅游高等学校及专业持续教育学校的学位课程,英文必修,葡文、普通话、日语与韩语为选修。在语言教学上最有特色的当属澳门理工学院。该学院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重视英文、葡文的专业教学与普通话推广,在全院范围内开设葡文选修课、普通话必修与选修课。该学院的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澳葡政府于1905年开办的“中文学校”与“技术学校”,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专门培养中葡翻译员的语言教学与研究实体。目前在澳门特区政府工作的大部分中葡翻译员、法院、检察院的法律秘书、文书很多毕业于这所学校。澳门回归后,该校又第一个创办了中英翻译学士学位课程,为澳门培养专门的中英翻译人才。在今年的中英翻译专业课程改革新计划中,中英翻译三年级还增设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翻译课程,以配合澳门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
  与澳门灵活、别致的高等教育相匹配,澳门各高校非语言专业的课堂教学授课语言也颇具特色。澳门大学以英文授课为主,粤语、葡语和普通话兼之。澳门理工学院英语、普通话、葡语、粤语并陈。从授课内容方面看,各高校法律、财政等专业的授课语言多用葡文;经济、计算机等多用英文授课;历史、文学等多用普通话:文化、会计等多用粤语。总的说来,澳门高校“四语”并举,不同课程用不同语言授课,知识学习本身也包括学习语言。
  澳门高等教育中富有特色的语言教学与教学语言,不但在继承澳门的文化传统、发扬澳门的文化优势、促进澳门的经济发展上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而且也开始在“一国两制”的大格局中找到自己更有价值的定位。澳门日益雄厚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葡语教学队伍与力量,一方面在吸引着更多的内地学子来澳门学习语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开始把澳门作为整个国家的葡语教育基地。澳门高校,也正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整个国家培养葡语及其它外语人才的光荣使命。
  
  [责任编辑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