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文学理论”课程的本科教学思考

作者:凌建英 宗志平




  摘要:文学理论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个环节组成。本文切准当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以教学活动四要素为系统,以实际调查为依据,分析和反思当前文学理论教学的现状,以促进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文学理论教学;教学活动四要素
  
  现在大学文学理论教学比较艰难,学生感到抽象枯燥,甚至认为学无所用。课上所学理论与课下认识不能自觉联系,似乎课上所学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已。尤其对于新的文学现象更难用所学原理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教师也是在厚望与薄待中艰难地行进。从文学理论学科本身而言,大学教学是学科知识传播和接受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遇如此障碍,文学理论谈何深化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寻找其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更好地培养文学理论研究年轻的后学,促进文学理论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体现为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材和考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者:教材是联结学生和教师的纽带,是教学互动得以实施的桥梁,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依据;考试是教学全过程的检验和信息的反馈。这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性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学生
  
  现在的文学理论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从学生思维角度讲,中学阶段进行语文学习,接受的是一篇篇课文,形成了惯性的个案接受思维。进入大一年级,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唯有“文学理论”所运用的思维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所形成的思维区别最大,接受的是一环扣一环又逐层上升的文学系列概念和原理,需要运用抽象的理论思维,重理性,重共性。这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突然进行这样的思维转换,实在艰难。在师生座谈中,一些刻苦认真学习的同学这种感受也很强烈,让老师理解他们。许多同学只能在痛苦中为通过考试而学习,由于学习的茫然,每想到考试极为恐慌。
  从学生知识结构讲,该课程所包容的知识是综合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美学等,这对刚刚跨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短时期很难建立起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习只能是生吞活剥,尤其是课上所举的文学实例,古今中外极为多样,学生们大都没有读过。文学理论教学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实践基础上的,阅读量的大小,对文学作品把握如何,是文学理论学习的前提,抽象的概念不能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就难以化解抽象的理论。
  由于一年级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艰难,致使学生对本课程一直存在畏惧心理。在大四年级报考研究生专业方向时,与文学史课程相比,年年报考文艺学方向的极少,甚至几乎没有。
  事实证明,在大学第一学年学习该课程对学生确实有困难。于是,我们提出大三年级开设文学理论课程,一方面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也学习了专业和公共的主要课程,有相当的知识面。同时,两年的大学学习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思维相对丰富起来,学习的自主性要强。三年级学习文学理论,能够与文学史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互相提升。学好文学理论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为进一步从事文学理论研究输送人才。
  
  二、教材
  
  针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艰难状况,教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应该反思,在这里重作思考:
  
  1、文学理论教材应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规范性
  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学术研究相比,从内容上看,学术研究可以是局部,就问题的一个方面展开,也可以是较大的问题研究。而教材则不然,它必须是成系统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这样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才能保持稳定、形成规范。但现在,各高校往往运用本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尤其是重点院校,尽管称作是教材,但实际上是个人学术专著,各有各的体系,各有各的观点,教材之间体系框架大相径庭。如童庆炳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共五编,十六章;陶东风主编的21世纪文学系列教材《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共七章。这是两本不同时期出版的体系截然不同的教材。童本教材,以文学活动四要素为基本框架,形成系统。陶本教材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对文学荩本问题进行阐述。两种体系、两种风格、两种理念。试想,如果学生学习了这样两本不同的教材,对文学理论的认知会有多少相通性呢?新近出版的教材大致情况也如此。这似乎是多元化的体现,但众语喧哗,难成统一,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文学理论的认知不统一,似乎文学理论这一学科是随意的,没有规范性,这样必然会消解学科的科学性。作为一门课程,而且是专业理论基础课,教材应相对一致规范,以此为基础由授课教师加以开拓,融入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体现教学的特色和个性,这才符合课程的特点,教材的大体一致与学术见解的多元化并不冲突。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两本教材不好,它们都很优秀。童本曾是第三代教材的代表,被称为换代教材,许多大学使用。陶本教材是在反思文艺学学科,尤其是教材中的普遍主义与本质主义倾向而探索性地编写的新教材,目的是充分体现文艺学的多元和开放,强调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与地方性。把两本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纲目对比,只是想说明大学教材统一的必要性。
  
  2、文学理论教材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接受的可读性
  是否具有认识的正确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是文学理论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主要标志。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运用。教材既然是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的底本,那么就务必在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是增强适合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增加有助于教学双方交流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包括讲授、阅读、写作、辩论、评议等内容。二是要在概念命题和原理接受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读文本的能力、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等,学以致用。
  从可读性而言,常规思维认为只有文学作品才有可读性,理论性教材则不必谈。其实,可读性是一切阅读接受的必要条件,是主客体建立联系的纽带。可读则会愿读好读,从而才能达到沟通,形成对话。然而,现在的一些权威性教材恰恰是语言繁复艰涩,拼命追求一种话语权,把原本易懂的东西写得深奥费解。
  所以,从教材这一环节把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深研的兴趣调动起来,这也是教材建设的使命。
  
  三、教师
  
  根据文学理论课程的特点,应更好地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这是传承、接受、运用文学理论的关键。根据我们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针对课程特点,本文提出“人性化教学”,即在教学全过程中以人为本,寓理于趣。人是根本,理是目的,趣是手段。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与实践课题之一是教育的人性化的观念。
  
  1、快乐教学——对个体生命的关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