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大学“自然地理学”紧系“民生”的教学创新

作者:杨达源

如果没有预测与有所准备,它就有可能引发洪灾或泥石流灾害,给当地带来灾害;如果有所认识并有所准备,那么就可以将增多的降水和径流,转而为增加地下储藏,给当地带来利益。
  
  四、以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
  
  学科知识是由人类的不断实践才丰富起来的,所谓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到了科学技术大有进步的今天,许多过去为大学“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现在已出现在中学地理课本中:过去在大学课堂上多次反复依然说不清的现象,现在借助于信息和电教只要几分钟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有多种媒体热心传播“自然地理学”知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过去的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材与教学内容,早已被现在的大学生视为“太简单了”。所以,现在的大学“自然地理学”一定要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思路与实际成果,以提升大学生的能力。
  例如,经常报道我国水库建设的进展,50多年前我国只有几十座水库,到2003年增至84 083座,然而在有关的调查中发现,其中竟有30 413座为病险水库,7 286座水库曾发生水毁,还有464座病险水库位于城市的上边,880万公顷的耕地处在其威胁之下。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暴雨——水库溃坝——大洪灾”之后,就出现了水库库区的过去最大降水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库区的古洪水调查研究等。那么,现在再来讲解水库的选址和建设、水库的洪水设计、库区的水土保持、病险水库的整修等,就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五、地理环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启发
  
  因为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建设,总是向更高目标前进,所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地理环境建设中,总会有成功的经济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教训。那么,所有这些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提升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实用性的基础,培养有用人才所支付的学费。
  我们在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中,以江苏北部的河湖湿地及滨海湿地为例,介绍湿地的性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苏北平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水热资源充沛。苏北平原本系江河湖海交互作用的产物,在里下河湖荡湿地的四周,南为长江三角洲北翼,西为大运河及人工湖带,东为近千年来不断淤长的滨海平原;北为沂沭泗淮三角洲平原及故黄河泛滥平原。所以,苏北平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又纵横交错的特点,农林渔牧都非常适宜。历史上,徐州一扬州间的陆路交通,大运河的漕运、淮北一盐城的盐业以及扬州不夜城的商业等都非常发达,举世闻名。但是,在黄河南徙并阻塞淮河入海的千余年中,苏北的里下河湖荡湿地,竟然是连年的春夏洪涝灾害与秋冬沙尘飞扬,经济萧条,家园荒芜。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苏北地区的水热湿地资源的调查和论证,然后在苏北平原大兴水利,稳产高产农田建设,发展养殖业,植树造林,滩涂开发与多层次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使里下河湿地变成苏南水乡,苏北平原变成江苏乃至国家的粮仓,多种国家保护物种的乐园与世人向往的最佳人居环境。
  但是到上世纪末,专著《濒临失衡的地球》明白示意人类面临着种种灾害的侵袭或威胁。这些灾害性事件,有的是几千几百年来,虽经刻苦努力尚未克服的如洪水与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有的是过去没有、近期才出现,但竟然也成为难以克服的灾害事件,如环境污染、生态灾害和一些病虫害等。这种现象曾使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一时陷入困境:曾被视为已有办法对付的好多种灾害事件,竟然越来越肆虐人类社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就把这些灾害性事件摆出来,除了用以说明地理环境的建设,依然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化研究外,更重要的是把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一层层地解开,与大学生共同分析:查明灾害性事件的背景与后来的变化:过去做了些什么工作,其中那些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还有那些实际上是助长了灾害性事件的蔓延;近来又做了些什么,效果又怎么样;然后再考虑,时至今日在科学技术又有了重大进步情况下,还应该做些什么与能做些什么。这样的分析与讨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学生也“带”进去了。例如讨论到淮河、太湖与巢湖等河湖污染问题,过去没有,近期才逐渐严重起来,竟也达到了难以治理程度,通过层层分析进而发现,其真实原因竟然在于对这些河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过于简单化了。如太湖,它本是长江泛滥平原上的一个自然堤后湖,在水沙物质与能量方面本与长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沿江加固加高防洪大堤,大大减少了长江的洪水泛滥,也就大大减少了泛滥平原上的泥沙淤积与大大减少了与自然堤后湖之间的水沙交换;与此同时,太湖水系的上游来水,因为在多处修建水库,又导致太湖的来水量大为减少;在太湖周围实施的围湖造田与围汊养殖等,则导致太湖出水量也大大减少,由此太湖就越来越变为水的流通量越来越少的水循环近于闭塞的低能湖泊。在污染物质进入增多的情况下,湖中只有污染物质的积累,直至难以治理。这里面包含的是太湖水循环模式的变化与水量平衡方程式多个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水的流通量大大减少、出水量的大大减少、而水面蒸发消耗的增多,导致进入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地积累。最近几年曾实施“引江济湖”工程,可惜是借用太湖的出水道来引水,仅仅是增加了太湖的来水量,而没有增加太湖水的流通量,也就是说增加的来水量又成为增加了太湖的蒸发消耗量而已。所以,2008年6月初又在太湖中暴发蓝绿藻灾害。结论是惟有通过改善太湖水循环模式与流通量,才能减轻太湖水污染的危害。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与讨论,不仅深化了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方程式的教与学,而且激发了大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学习的兴趣与自觉钻研的精神。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