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

作者:周建松 谢 峰

语音室,配合母校资助兴建了浙江省金融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设立了教师出国进修基金,特困学生资助基金等。
  (2)拉动行业支持,网聚各界力量。2000年至今,学院的事业发展有过三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每一次机遇面前,校友会都给予了学院大力支持。2000年,学院升格办高职,各地校友一如既往地给予母校关心和支持。在厅行共建协议的框架下,推动了人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全省各金融机构及有关方面共同办好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会同有关金融机构为学院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的专业调整、教学管理,提供有关金融业务的信息。为师生金融科研、实习调研创造便利条件。在学院新校区建设时期,许多理事和校友都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多家银行的校友们积极支持学院贷款资金,确保了学院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学院申报与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时,校友总会与各地分会主动寻求与母校携手,为母校提供智力、技术支持,为学院师生实习、实训及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3)做好共同育人,积聚金院文化。校友总会积极调动校友力量来帮助母校的教学和实践零距离的探索,在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母校利用校友资源成立了近200个校外实习基地,使现有学生的毕业实习都能在对口单位进行。通过校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省内各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好评。
  学院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后,在校友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发起了以“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校友话人生”为主题的“2300'’系列活动,使学院的校友文化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使金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3 以集团为载体,整合资源
  (1)拓展订单培养,切合行业标准。订单式培养是学院最富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集团整体优势的推动下,众多集团内的金融、管理、房产及电子商务等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学院设立订单班,大大拓展了学院订单培养的规模,使学院订单培养规模达到了2008届毕业生总人数的50%,成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载体,做到了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人才,为开展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订单培养规模的逐年拓展,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与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全面接轨,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系,为学生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构建二级学院,融合多方需求。在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要求全面接轨的同时,学院依托集团载体,以二级学院的构建为主要途径,探索出了产学合作新方式。学院与浙商银行成立了培训l学院,各系部也相继成立了产学合作的二级学院,如:金融系与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农村合作金融学院与金通投资学院,会计系与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了众诚会计学院等。二级学院的成立完善了产学合作的载体,融合了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多方需求,推动了产学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成为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有效组成部分。
  (3)缔结产学合作基地,联合企业办学。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工作框架下,学院全面推进了产学合作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学院已经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缔结了近20G个产学合作基地。比如,学院于2006年9月,与下沙八家金融机构成立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下沙金融机构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与各金融机构相互支持,金融机构在提供实习基地、就业机会、教学素材等方面,学院在提供人才、员工后续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彼此的优势。
  
  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成效
  
  1 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深入
  “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院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学院在办学规模扩张、强化内涵建设,特别是推进示范性建设工作中所需要的办学资源问题。
  二是取得了出色的办学成绩,获得了政府、行业与社会的认可,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学院于2002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03年取得浙江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家优秀等级。2005年学院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集体,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就业优秀单位,2006年浙江省政府授予学院“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促进了一批教学成果的形成。学院目前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并有19本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选题。
  
  四是推动了学院的高职教育研究,与办学模式探索实践相关的课题纷纷获得立项。
  
  2 促进了学生优质就业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浙江金融界从业者中每4人中就有1人毕业于我院。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吸引学院更多、更好的人才加盟,许多知名企业家,亲自前来学院授课,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真正与企业需求全面接轨,并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
  
  3 示范性申报成功
  在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校友、集团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学院于2006年12月被列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领导与专家在审阅了学院的示范性建设方案后,纷纷肯定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和谐办学模式。
  共生态办学模式改革为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如何营造和谐的办学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浙江金融学院亦将一如既往地“举行业旗、聚校友心、走集团路”,进一步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
  (本文为2006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立项编号:06M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