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教育自觉理念下的教师教育

作者:李宝斌 齐 恒




  摘要:教师教育中,品质培养比技能培训更加重要,其中教育自觉品质的形成对教师的发展影响最深远、最持久。教育自觉是指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
  关键词:教育自觉;教师教育;教育终极目标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传递的信息是政府对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新认识和新重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许多地方亟需优秀教师。目前的教师教育不如人意,需要新投入和新调整。这也给教师教育、教师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目前教师教育的困惑与尴尬
  
  当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中并不比没有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占多少优势,当综合大学或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在中高层次的教学岗位上能很快后来居上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师教育的特色是什么?它的后劲又在哪里?关注教师教育、重视教师教育,应该加强哪些方面,从何实现超越?在回答这一连串问题之前,必须直面当前教师教育的尴尬与困惑。
  
  1 教师才艺培养不落职业技能培训俗套的艰难
  教育学生就是发展学生心理的过程,促使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的心理活动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习心理学;教学中,需要根据人的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对人的发展作出价值规定并主导人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学习教育学:教育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在口头语言表达、板书艺术、课件制作技巧等方面,对教师都有较高的要求;学习过程中充满艰辛,需要有艺术的调和与润滑,这对教师的才艺特长方面也有一定要求。综合起来,人们给教师的形象定位是哲人的智慧、军人的机警、艺人的才华、亲人的关爱,如果我们的教师教育在教师技能培训上,能达到或基本达到这个要求,其教师教育就是非常成功的。但现实离这个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在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师才艺方面的培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结果?如果实行强化训练,企求通过较短时间的师范技能培训,迅速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实现所谓的“零距离就业”,很可能会让师资培养落入职业技能培训的俗套。但是,师资培养不同于技术工人的培训,教师的工作对象更加复杂与多变,不能局限于某一道精细的工序上,如果在某项技能上进行太多的重复训练,势必影响其他技能的习得和知识的学习;如果每一项技能培训都蜻蜓点水,又会仅仅学点用处不大的皮毛,充其量也只能发挥一些临时小用的“万金油”作用。
  
  2 妥善处理专业学习和学科研究关系的困惑
  在专业合格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由于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根基必须宽厚,加上面对的求知学生在新世界中不断积极求索,教师在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宽广的文化修养。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一杯水”与“一桶水”之间的关系,在专业学习和文化修养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相应地,教师教育中,必须拓宽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但是一味追求专业学习的“广”与“宽”和“难”与“新”,又容易混成于学科学习与研究,难以区分与非师范专业教育的区别,难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色。
  
  3 师德培养难以摆脱思想灌输负面形象的尴尬
  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等师德要求方面都有很高要求。但是,无论对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师范毕业生,还是对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从调查报告中反映,表扬较少,批评居多,教师整体的职业形象并不是很佳,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给教师教育中的师德养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目前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的形式上,不仅没有多少积极效果,还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师德培养难以摆脱思想灌输负面形象的尴尬。
  当前教师教育在教师基本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学习、教师品德养成等方面都少有特色,少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教师教育的困惑已经相当严重,上世纪末以来的大批师范院校纷纷“改旗易帜”,将学校名称改为什么“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等,借此与师范教育划清界限,不排除其他多种原因,但也包含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一种面对困难很难妥善化解时的消极退避。也许,加强教师教育,摆脱困境,寻求超越,不能把目光集中在某种技能的培训或知识的学习,而要开阔视野,从更高的层面着想,用一种更加优秀的理念作指导,一种更加优良的品质来担当,因为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急速递增的今天,具体的技能、知识是学不完的,生有限,学无涯,如果在有限的师范学习生涯中,树立了自觉的理念、形成了自觉的品质,师范毕业生就可以带着这颗种子到新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努力,就会有持续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教育自觉品质的形成,是实现教师教育超越的关键。
  
  二、什么是教育自觉
  
  1 教育自觉的辞源探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觉”的解释是“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甘心情愿地去做”。“自觉”的英文形式是consciousness,《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的解释是“thecondition Of being awake and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ishappening around you;someone's ideas feelings,Oropinions about politics,1ife etc;the state Of knowing thatexists Or is true”。
  抽取中英文解释的共同义项来概括,则“自觉”表征为观点和态度,一定的观点和态度则根源于主体因认识而达到对对象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得出的教育自觉的定义是: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它不同于“教育本能”,不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机械的、条件反射式的应付与反映,而是一种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
  
  2 教育自觉的内在要求
  (1)守候积极的孤独
  自觉与放纵相对立,在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人容易被物欲所驾驭,容易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放纵自我,或有意追求享受,或随波逐流不约束自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事业,教育也具有这种共性,难以独善其身,也会沾染追赶“潮流”,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气。但教育肩负着明确人的“类”本质的方向性,确立独立的人格意识,追求自我实现等重大责任,容不得这份轻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