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陈雨海 张庚灵




  摘要: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策略,即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民主与集中、过程与目标、全面与重点、规范与灵活、定量与定性、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等八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教学质量管理,简单地讲就是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一种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如何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我国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总结近年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探讨所取得的成就,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思想认识方面。高校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普遍认识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仅是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把高校潜在的教学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的基本手段,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高校由外延发展为主转入内涵发展为主这样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加之教学质量管理的对象繁多,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受到传统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势必是一项极具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程。
  
  2 宏观研究和探讨方面。许多高校吸收国内外教育教学管理的新理论,新成果,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初步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模式。例如,各高校针对自身的教学质量管理基础和现状,初步建立了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监控体系、保证体系、保障体系等各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质量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3 微观研究和探讨方面。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学分制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这样一些具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以后,教学质量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和挑战,突出的问题如:生源质量下降: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薄弱,精力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水平不高;教学基本设施设备条件严重不足等。这既增加了教学质量管理的难度,也为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了更为迫切和更高的要求。分析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识不够强:②教学质量管理思路不明确;③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④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整体水平不高;⑤教学质量管理文件不够完善;⑥教学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⑦教学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⑧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深度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结近年来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长期以来,各高校特别是办学历史较长的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思路、方式和方法,并被广大教师学生所接纳和认同,这无疑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同时也要看到,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管理思路、方式和方法,在很多方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学质量管理,难以有效地解决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后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教学质量管理传统的基础上,更要敢于创新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教学质量管理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2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创新教学质量管理,势必要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方针、政策和措施,这些基本思路、方针、政策和措施,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为此首先要有一个民主科学的决策过程,要广泛征求和虚心听取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之上,充分酝酿、反复权衡,最终集体决策。只有这样,这些基本思路、方针、政策和措施,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和最广大教师学生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得到最,“大教师学生的支持和拥护,才能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3 过程与目标的关系。高校所提供的“产品”首先是教育服务,学生在校学习实际上就是消费这一“产品”的过程,这一“产品”的质量高低最终在所培养的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而且需要在学生毕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能显现出来,从这一点上来讲,这种消费是不能重复的,我们不可能在学生毕业后,在意识到或发现“产品”质量不高后,再让学生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为此我们既应强调目标管理,即对每个专业、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管理对象,设定管理目标,以监测和评估目标的实现作为基本的管理手段:同时也应强调过程管理,对教学的伞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4 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教学质量的影响因子非常复杂,相互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一个因子出了问题,往往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这就是管理学上著名的“木桶效应”问题。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在制定质量管理规划,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各因子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一定时期内,教学质量和管理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在权衡整体质量管理效益的基础上,还要实施重点管理,即把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先或更多的投入到重要因子和关键因子上。例如当前师资问题,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就应该更多的关注师资问题,以增强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 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长期的、首要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质量观指导,在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长期的规划,明确教学质量管理方针,明确教学质量管理的长期目标和任务,明确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教学质量管理又有着具体的特点和特殊性,为此,要依据长期的规划,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的短期规划和安排,集中解决当前教学质量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6 定量与定性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学质量管理是以定性管理手段为主的,比如对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等。这不仅使得管理的效应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得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很多方面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比如在人事管理方面,在职称评聘中,由于缺乏衡量和区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和效果的量化结果,使得教学因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难以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诚然,教学质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很多方面难以直接用量化指标进行考核,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使其转化为量化的指标,如近年来各高校所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讲评活动,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总之,只要把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质量管理的手段才能有软变硬,由弱变强。
  
  7 规范与灵活的关系。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就是规范性和标准化,教学管理也是如此,必须针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部对象和内容,层层分解,设定质量管理指标,确定质量管理标准,针对管理的各个环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教学质量管理主要的管理对象是教师、学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思想,充分尊重教师学生的权益、尊严、情感和个性,在不违反基本的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的处理管理中的问题。
  
  8 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要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在内部环境优化上,一要处理好教学管理与科研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切实维护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二要处理好职能部门、学院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完善管理体制,理顺工作关系,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协作和配合。当前,伴随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应逐步转移到指导、监督和协调上来,学院应更多的承担起质量管理的具体任务,各相关部门要更多地从本岗位工作的实际出发,主动地协助和配合职能部门与学院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在外部环境的优化上,一是加强与同类院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谋发展;二是加强与上级行政部门在业务上的沟通和联系,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责任编辑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