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杨福章




  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并非易事,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传授式为主,致使培养的人才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本文探索了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思维;人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主,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这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等教育应尽快摈弃那种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传授式的陈旧教学模式,构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高素质创新人才最主要的标志即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此,把激发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重点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问题引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中国发明协会副主席张开逊教授认为,教育有三个层次: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怎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客观的人;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创造的人。然而,反观我们传统教育教学却大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许多学生反映在学完课程后,觉得学了许多东西,又似乎什么也不会,另外还觉得所学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仍是传授式教学,传授知识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而且传授的知识仅在是什么的层次上,至于为什么,知识如何形成的,能解决什么问题则很少顾及。仅仅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储蓄工具,使之成为有知识的人而没有深化至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使他们进一步成为会思考、善探索、能创新的人。基于此认识,我们自觉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了旨在创新的教学观念。以问题来组织教学,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向已知的问题去转化,让学生体会到这一课程就是为了解决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又分别如何解决的。这样学完课程后,学生感到这门课就这几个问题,没多少内容,现在我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二、根据创新思维求异性的特点,提出课本中局限和有争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创新思维总是以创新求异为目标,创新就是要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创新的思想源泉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内核就是“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都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传统,不盲从于众人,力求在时间、空间观念、方法等方面另辟蹊径,实现超越。创新过程起始于新问题的提出,只有具有怀疑精神的人才能提出问题。
  然而,我们的教育长期存在着一种观点,即教育者传授的知识都应该而且必须是无可置疑的东西,传统的应试教育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应试教育要求有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还是唯一的答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解释或发挥,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易于轻信,放弃独立思考、独立判识,形成的思维是求同思维,所学的知识不能变成开辟新的认识领域的工具,甚至可能变成排斥新知识的障碍。
  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而言,我们要教育学生既要尊重书本,又要超越书本,既要相信老师,又不惟师是从。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少提问,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积极思考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正确。教学中我们提出书上一些局限性、不完整性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学生开始思考,不再惟书是从,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三、根据创新思维的突破性特点,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创新思维的本质看,它是打破传统常规,开辟新颖、独特的科学思路,升华知识、信念和观念,发现对象问的新联系、新规律,具有突破性的思维活动。这里的突破性包含着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克服原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从而激活大脑的创造潜力。创新过程的本质就是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它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看一个人是否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能否解决问题,更要看他能否提出问题,后者是一种更高的能力。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教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新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怀疑精神的培养解决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思想动力,有了怀疑精神,学生仅是敢于怀疑,但还不善于怀疑,还不会寻找问题。为了使学生克服原有的思维定势,突破书本设定的知识逻辑框架,我们引导学生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探寻问题:(1)分析书本上的方法是否正确,各个结论之间是否有矛盾。因为真理都是相容的,若得出矛盾的或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则不是方法有错,就是运用的定理有错,或是运用的范围、前提条件不满足,有错就有问题。(2)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结论的适用条件。有些问题尽管解决了,但解决的方法繁杂、困难,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法?每个结论总有条件,它的适用范围受到诸多限制,能否使结论打破这种局限性,使其更具一般性?或在不满足条件时应如何对其修正?(3)分析已有方案的好坏。对于工程问题不同的设计方案,即使是同一种方案,不同的实施过程,结果会有好坏,人们总希望改进设计方法,使设计的系统性能更好、更经济。
  由此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探究性教学,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提高。
  
  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仅是创新活动的开始,而解决问题才是创新过程的终止。我们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要比解决理论问题困难得多,需考虑的因素也多。所以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际问题的研讨时,非常活跃,思路开阔了,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由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实行探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通过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不但教给学生各门课程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要不断扮演“导演”的角色,注意发掘学生的潜质,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软性情境,让学生大胆质疑。
  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而是要贯穿于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乃至于终身教育过程中,尽管我们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从问题意识的思想动力、寻找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问题来源于思考,只有思考的积累才能提出问题,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在细微处发现真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有效的、便捷的同时也是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本文探讨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更重要的还要通过老师的影响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责任编辑 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