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研讨型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蒋 莱 王 颖




  摘 要:研讨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对于推动大学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国大学研讨型课程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通过加强教师研究性教学能力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质量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研讨型课程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研讨型课程;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大学改革不容回避的一个方面。出于有针对性地克服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传统与局限,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许多大学都在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模式。其中,从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切入,以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和加重通识课程的学分比例来体现通识教育特性,是能够立竿见影地从形式上标榜通识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许多学校采取的改革方式。但是应该看到,教育理念在大学教学中的内化,形式上的表现固然重要,实质上的融入才是要核。无论通识教育课程的名称多么动人,授课教师的名声如何显赫,课程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教”与“学”本身。本文即试图以研讨型课程为切入点,从实施途径的角度为推动大学通识教育提出一管之见。
  
  一、研究性学习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途径
  
  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这部分课程“相对于职业性或技术性的课程来说,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的目标是传授一般知识,并且发展一般性的能力。”通识教育“培养我们所有人在我们大部分生活中所应用与依赖的知识、技能与态度。”通识教育“要培养人们继续保持学习的能力和欲望,通过通识教育的课程,教育机构目的在通过鼓励积极学习和独立研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智能发展负责,发展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兴趣。”
  从上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和当今大学教学正在发生的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的趋势是一致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活动,最有效的实施方式就是研究性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接受式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通识教育所依托的教学方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为导向。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研究性学习不是强迫性学习,它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研究性学习的运行与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对通识教育的促进意义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符合通识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建起桥梁,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使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一的接受知识,仅仅获得知识量的增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更多成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锻炼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并在收集、整理探究所需的材料时,也扩充了知识。
  
  2.研究性学习能够满足通识教育跨学科教学的特点
  当科学的发展不断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时,大学教学也应该改变为跨学科的模式,尤其是旨在为学生提供综合一体化学习的通识教育更应该是跨学科的,传统大学的组织模式,按学科划分院系,教师和学生都有既定的研究和学习兴趣,从行政管理上看,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隶属于某个系级教学单位,课程必须在一定的支持下才能提供。这对实现通识教育,不能不说是一个障碍。
  由于大学的组织模式很难在短时间改变,我们需要从其他角度寻找实现通识教育跨学科教学的途径,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式。虽然跨学科教学没有惟一的方法,但是能促进对话和合作、高水平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创新教学方法,在跨学科教学中是最常见的。而且,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多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二、研讨型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实现方式必须依赖课程为载体。研讨型课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主旨,以激发兴趣、促进思辨、拓展知识为教学目的,以启发、阅读与交流为主要方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其教学上的策略包括:(1)合作性探索:设立直接的和网上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小组,更早更频繁地使学生掌握随时随地进行探索的方法,(2)经验性学习:教师单独地或以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实地实验,获得直接的经验。(3)服务性学习:通过参与有利于提高自身及他人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及解决的小组直接学习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4)探究式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发展获得大学学习最终目标的能力——组织并处理未组织的问题,使学生有获得发现新知识的喜悦。(5)一体化学习:采用多学科的,通常为“学习团体”或“主题式”课程的方式使学生将先前没有关联的问题、方法、知识资源或内容联结起来,并用于实践。
  研讨型课程就具备了上述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属性,它的主要特征是:
  
  1.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在课程中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习引导者。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思考与自学、小组讨论和写作,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独特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这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并非在讲台上“一言堂”,而是对学生加以直接、实地指导,引领学生自己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一以贯之的。
  
  2.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作为学术素养的培养,学生既要善于独立研究,也要善于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中经常以小组形成结合,分工合作完成一些专题学习与讨论。
  
  3.强调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作为研讨、探究的活动,而非追求达到某种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这就需要鼓励学习方式、思路甚至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创新。学习的意义是在过程中的体验,通过体验所学在实践中的所用,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激发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究未知的兴趣。即使本科生的研讨不能形成一个结果,能够使学生在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
  
  三、利用研讨型课程推进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
  
  国内许多观念领先的大学,尤其是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高校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相继推出新生研讨课,鼓励知名教授为大一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