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国际汉语推广的理念与策略
作者:吕浩雪 李联明
关键词:汉语推广:内因:外因:策略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所遵循的是一种“后发外生型”发展模式。西方外源文化导向性特征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相遇,必然存在一个相互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所走过的路,正是中国的内源文化对外源文化进行抗争、甄别和扬弃的过程。目前,我国不少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了自身的定位。为了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和教育安全,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不仅要引进和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反渗透策略,即重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文化精神”——不仅重在吸取而且要主动给予,要在世界文化和教育领域寻求自己的位置。而所谓汉语“走出去”,就是指把中文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国外,以使外国公民了解、欣赏、尊重和吸收中华文明,培养对中文及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世界公民,最终为提高我国软实力和构筑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一、国际汉语推广外界所期
最近几年,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遍及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汉语课程。究其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中国海外移民逐渐增多。世界移民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要素。伴随着网络信息通信和陆海空交通便利快捷的实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只要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沦为空谈。据2006年6月6日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发布的反映世界移民趋势的《国际移徙与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各地到国外寻找工作机会的人数为1.91亿人,中国以3500万的数字位居世界移民输出国榜首(其次是印度和菲律宾,分别为2OO0万和700万)。在少数国家,华裔的人口比例还较高(在秘鲁的华裔就占到该国总人口的1/10)。海外的中国人在唐人街等中华文化圈内使用汉语的同时,也满怀“我的中国心”之游子豪情,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而“把根留住”。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美总计有220万人讲汉语,其中85%-95%的人为华裔。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现在已成为在美国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其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世界汉语热的兴起是中国国力增长“水涨船高”所产生的副效应之一。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周济平教授认为,在前往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中,不少人是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而据中科院公布的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显示,中国在各大国中综合国力排名第六。在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形势下,有些国家便开始考虑中国的强盛对他们的安全和世界的稳定将意味着什么。2005年5月25日,美国有两位参议员联名向国会提交《美中文化交流促进案》,其目的是“促进美中商业与文化的和平交往,以及其他目的(and for otherpurposes)”。其中,作为参议员之一的约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是负责美国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的资深议员,他在向国会发表演讲时称:“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美国外交史和世界发展史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个经济和军事超级强国正在没有战争和灾难中崛起,它就是亚洲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站在跻身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两个国家之一的边缘。”基于此,该《促进案》要求在其生效之后5年内拨款13亿美元(象征中国拥有13亿人口)加强美国中学到大学的中文教育,同时设立奖学金鼓励美国青年对现代中国开展学术研究。这一促进案标志着美国国会首次用长远目光来看待文化交流在中美关系中之战略意义,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以法案形式从正面强调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性。
其三,中外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目前,我国与148个国家有文化合作协定,签署有850多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1000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合作关系。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对外交流项目平均有1600起,32000人次。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在法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和2005年10月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从2006年以“突出质量,引导需求”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到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中外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如火如荼,浪潮涌动。所有这些,都为中国语言和文化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声势,激发了外国学生“睁眼看中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国际汉语推广内部所需
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中华文化经过5 000年的源远流长和岁月洗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然而,追溯历史可以发现,虽然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在400多年前就被意大利传教士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但较之于汉语中不计其数的“蝙蝠”、“坦克”、“巴士”等外来词而言,英语中的mahjong(麻将)、kowtow(磕头)、silk(丝绸)等汉语词源却屈指可数。更可悲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国门洞开至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旧中国袒露给世界的是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一面,西方对中国的无知与憎恶超过了理解和同情。共和国成立之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垒致使中西之间又出现“文化误读”现象。80年代,西方对中国开始重新认识,对华夏文化逐渐形成了尊敬和憎恶并存的局面。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妖魔化形象和中国威胁论又开始不同程度地在国外传播。在国内,一个多世纪“西学东渐”、“欧风美雨”久盛不衰,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铺天盖至。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抗衡和较量之中,东方文化似呈岌岌可危,“西风”大有压倒“东风”之势。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上以多样性为特质的色彩斑斓的文化正濒临因“一体化”而“边缘化”之风口浪尖。值此关键时刻,世界各国都肩负着既要保存本民族优秀文化又要将其发扬光大之历史使命。应该说,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走向世界。这就赋予了弘扬中华文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我们加强民族文化安全策略和提高当代中国“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毋庸置疑,在世界上具有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