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新探
作者:魏 饴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新探
一、语文学科教学的结构体系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包括语文知识(基础)、语文智能(技术)和语文教育(工程)三个层面。这几个方面,从小学到大学我以为必须要有整体设计。小学语文重在基础;中学语文重在基础和技术;大学语文则是重在技术与工程。如果各自为战,难免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
从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倒较为清晰明确,识字达3000个以上,突出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听知学、观察学的学习等;但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就要相对模糊得多,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侧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求,因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未体现中学语文的特殊性。当然,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至今更无正式课程标准出台,进而导致了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的茫然甚至混乱。
我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基础教育司应就语文学科教学体系问题携起手来,组织专门班子进行研究,打通中学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壁垒,努力构建一个科学而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
二、《大学语文新编》的几个编写理念
《大学语文新编》是由我院牵头主持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教材已于2006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里,我想就此教材的几个编写理念略作介绍,以就教于大家。
1、语文学科的“三性”定位
我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真正形成是在1949年以后。当年主持全国语文教材编审和教学指导工作的叶圣陶,对此有过几次解释。综合叶老的意见,所谓语文即是语言文章,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本领,让学生会说会写。这是我国最早对语文学科的基本界定,带有较强的语文工具性认识。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界定,我们以为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
然而,语文作为一门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人文学科,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也确有必要强调教育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品德修养;而且,语文课历来有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所选作品又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感美德之荟萃。所以,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是鱼水相依、密不可分的。从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和谐统一,它应当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
2、力求从单一纸介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
本教材在整体构架上突出教学立体化,力求从单一纸介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这种资源集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大学语文新编》纸介教材之外辅之以《《大学语文新编》教师手册》(含辅教光盘),以此拓宽教者的视野、提升教者的备课水平。辅教光盘包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库(按照本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制作与之相配合的电子教案,教者可随意选取);多媒体库(结合教学设计,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试题库等四项内容。
第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便于学生课外学习,我们还特开辟了课程网站(网址:http://4A.HEEEDU.CN登陆网站一输入账号及密码一登录、再选择大学语文新编项),以便于师生在课外进行教学互动。该网站教学平台包括以下项目:课程公告、做作业、重点难点、我的问题、查看问题。另建有以下学习资源库:按主题分类平行阅读库、听说训练资源库、名师讲坛、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等。
3、突出语文工具性定位
语文首先是人类工具。工具性作为结构本教材的主线,我们十分鲜明地将教材内容分为阅读能力培养、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三编,听的能力培养则放在本课程网站中解决。我们回避了很多教材以知识介绍为主线的做法,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采取在能力培养概说之后精选二三篇典范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再通过教材和课程网站指引,让学生课外自读,使学生自觉地领悟阅读与表达规律。另外,我们还有意识地借鉴了《美国语文》(《American Literature》)的编写方法,对能力训练体系进行精心设计:每编概说部分每节之后有“理解应用”,包括“讨论”、“写作”、“应用”、“解释”、“设计”、“个案分析”等项;每单元作品之后编有“作品注释”、“作品导读”、“作品聚焦”、“作品汇评”等;每个单元都有份、量较重的能力训练设计,包括“能力聚焦”、“点子库”、“单元综合训练题”,以此突出语文工具性定位。
三、我们的一点做法与经验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面临很多困难,但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是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对待的。这里,我想谈谈我院的一点做法与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人文主义潮流风起云涌,进而把大学语文定位在人文与审美层面的思想颇占上风。当时,教育部对学校实施艺术审美教育也有明确要求,指出“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直至2002年,教育部还在三令五申地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这引起了国内高校的普遍重视,各大学均以各种形式开展对大学生的文学艺术教育。但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大多是临时性的,缺乏学理论证,也谈不上学科意识和理论构建。比如,大学语文究竟如何开?大学语文与文学艺术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等等,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以及大学文学艺术教育的无序状态,我们从1998年即开始组织专门班子攻关,以鲜明的学科意识、明确的学理使命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
这种改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于文科专业学生文艺素质较好,我们即决定在文科专业中以“文艺鉴赏学”取代“大学语文”课程,改变原大学语文重在作品和选文单一的状况,坚持作品选与鉴赏方法、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并重的原则,以满足文科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渴求。二是在理工科专业中仍开设大学语文,但对此我们也作了一些改革,自觉地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以切实提升理工科专业学生对汉语言运用和文艺审美的水平。
这种改造在我院实施几年来效果较好,受到了文科及理工科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主编的教材《文艺鉴赏概论》和《大学语文新编》均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文艺鉴赏学”前年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以上,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也许给同志们提供了一点可资参考的经验,但仅仅是开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我们预期,大学语文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必将面临一个光彩夺目的前景!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