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面向新世纪改革发展地学教育培养新型地学人才
作者:张国伟
论的创建、发展的新型地学人才。
(3)新的地学人才需要具有新的社会发展观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整体系统行星地球观与新思维、新观念、新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复合与专长及技能,重实践,富于开拓创新能力,参与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适应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使我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4)新的地学人才还需具有基本综合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关于地学教育与地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1、地学大学教育目标与任务
(1)地学教育应普及与分工
地学教育应分层次分工合作:中小学要进行地学基本知识教育,这方面我国过去与现状是相对薄弱的;大学要进行专业与复合型人才教育,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研究生进行专门人才地学教育与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总体应加强普教、大学与研究生教育和公民地学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应是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人才,并为英才培育奠定基础。
(2)地学教育目标与任务
面对21世纪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等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满足国家需求,发展地学,培养人才。任务是:面向陆地、海洋和天空,即上天、入地、下海,全面全方位又有重点的发展与研究:①研究认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及其规律和探索人类基本科学命题;②研究认识与提供人类需求的自然资源、能源,并使其转化为社会财富;③认识与保护地球,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与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培养满足适应国家社会需求与地学发展需要,参与国家发展和国际地学发展与竞争,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地学人才。
(3)地学人才素质与社会、科学教育
新的地学人才需要有以下基本素质和受到社会与科学的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社会观念、思想与知识,意志与毅力,素质与品位;需要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实践、科学创造;科学使人懂得人类存在的道理;人文使人知道人类生活的价值;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像人的左右脑一样各司其职,统一思维,造就国家与人类社会的高层次人才。
2、地学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
鉴于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科技和地学的发展及对地学人才的需求,需要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新的地学教育体系,适应国家、人类社会和地球科学发展的需求。
我国高等地学教育当前实质、关键、深层次问题是什么?这需要我们真正思考与认识地学的变革与转机。关键是体制、机制和氛围与教育质量,建立新的地学教育体系与内容。以现代地学教育思想,面向21世纪,面向国家发展,面向世界地学发展,改革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实践,加强创新思维教育,加强培养适应国家与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当前更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现实需求的各类适用人才,同时又必须要培养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走向世界的高层人才,造就一代地学大师!为此,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
(1)社会需求与地学发展和专业设置。改革应以人类、国家发展要求和地学最新发展需要为动力,以加强素质基础、专业教育与分流培养和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
(2)综合基础与专业基础和分配比例:需要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目标,提出新的正确科学的要求,深化提高教学改革,达到培养新型地学人才目标。
(3)教学方法改革,要渗透于教学中的新观念、新系统、新内容、新方法和志趣与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4)教学改革要重点突出地学思维与技术、实践与能力和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最大聪明才智的教育与改革。
(5)要加强地学的野外实验室与基地及实践教学。
3、师资队伍培养
(1)对教师的需求
新的发展需求新世纪的教师为人师表、思想、思维、素质品德与真才实学,突出体现在具有现代社会意识、世界观与社会国家责任感,现代文化、文明素养与行为;现代人文与科技的广阔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专长,实践与教学能力,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等方面。教师要不断进取,使自己不断深入社会和自然,探索研究创造,奉献人类与国家,要把言传身教,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作为己任与人生志趣。
(2)培养与要求地学教师的综合基础(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地球系统科学的观念、知识)与特长,并要以不同教师类型要求充分发挥其特长与作用(教学与科研型等)。
(3)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教师培养方式与途径:建立国内国际平台;通过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实践、研究、教学、探索竞争中培养提高。
4、最大限度出人才的氛围与条件、机制,激励与发展平台
综合上述多方面论述,可以说教育与教学改革最根本的关键是需要如何创造出一种最大限度发展与发挥人的志趣、才智的机制,多出快出需要的各类真正人才。我们应为此而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杨裕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