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保障体系研究

作者:陈 慧等 

域的进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融入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设立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开放式、综合性实验等研究性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的研究资源促进本科生的探索性学习。[5]启动全校性、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培训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lan),以立项的形式鼓励学生早期介入科研;组织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技竞赛,允许学生以科研成果申请学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第二项措施是建立创新教学试验基地,培养拔尖的研究型后备人才。我校依托各类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优生优培,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发挥高水平产学研基地的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联合培养、全程导学甚至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试点,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茁壮成长。
  第三项措施是稳步推进教学国际化,塑造有较强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迄今已与国内外的十多所名校开展多项交换生培养及短期学习计划,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及管理体系,树立专业教学国际品牌,使学生在多校园的学习经历中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4.推动质量监控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注重现代化大学的质量管理改革,初步建立了“管理者、教师、学生多边交流与互动”、过程与目标管理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式,通过“4A”环节,即Appraise(评价)、Approve(审核)、Arbitrate(仲裁)、Adjust(调控)构成立体的质量监控网。[6]根据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生态特点,该体系正向开放、集约与智能化方向转变。
  
  5.实施全员参与的动态式教学质量过程监控
  通过制度化的教学检查提高各级领导对本科教学的参与和重视度;健全学校、院(系)“督导链”,强调发展性督导,“督”与“导”兼顾,以“导”为主,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组建信息员队伍,充分调动本科生“参教”、“议教”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见表2)。
  (1)建立对教师、学生、课程及专业的多层次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突出良性的竞争和发展机制。评价内容上注重涵盖科研与教学结合、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情况。评价方式上采用了模糊量化评价和开放性的质性评价两种工具,丰富评价信息含量;尝试“合作型主体构建”模式,在专家评价中由评价双方共同探讨,促进被评教师反思。[8]评价手段上启动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多校区“网上评教”系统;加强对评价者的心理调控,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学生评价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导向。在课程考试改革中体现知识和能力检验、智力与非智力培养并举的评价文化,通过综合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三者结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建立科学的命题审核和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形成内容覆盖广、难度与区分度合理的优质试题库。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调研与实验、科研写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多维能力为宗旨,强化毕业论文各环节的形成性评价。
  课程与专业的校内评价与滚动建设紧密联系。以精品课程评建为杠杆,引导各学科课程在建设思路、教学内容和课程特色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强对各专业(尤其是新专业)办学水平的校内跟踪评价,以“抓两头、促中间”策略提高整体教学实力。
  
  (2)畅通教学信息的反馈与前馈渠道,实现高效率、综合性的质量调控
  实施基于校园网的“教学信息报送制度”,建设基层教学工作状态信息库,建立教学质量信息的动态发布制度,形成教学质量信息“评价一改进一再评价”的“质量环”管理模式和以“预防性控制一实时监控一反馈性调控”为特征的教学质量综合调控机制。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长效体系建设已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较具优势的课程、专业群和师资队伍。“十一五”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我们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强化一流意识、发挥现代教育管理对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作用,进一步完善创新性教学的评价机制,并利用校外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有力支持,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更优化状态。
  
  [责任编辑:张冬梅]
  
  陈 慧,中山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张晓珠,中山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李小梅,中山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教授;刘济科,中山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