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启示作用

作者:李霄翔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动因,综述了自本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标志性的成果。本文还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启示
  
  自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动力则是现实的反差与思想认识的飞跃。现实的反差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可以说是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一方面对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主动适应观念缺损,积极应变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对我国特定条件下的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投入不足,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产生这些原因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自上世纪中叶建国以来,在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实行了自力更生和计划经济的政策。外语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均非常有限。高校外语教学呈现出“精英式”和“储备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欣赏、轻实践”、“重考试、轻应用”的思想,认为学生“只要打下扎实基础,将来‘船到桥头自然直’”。教学中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和阅读笔译技能训练,忽视外语习得规律的研究和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体系与应用型课程的目标相距甚远。这种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并制约了我国的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的对外交往日趋频繁,高校外语教学观念和体系就必然会显示出滞后状态,其人才培养的观念、规格和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更新教学观念、修正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03年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指导、高教司文科处组织和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均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指导意见,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同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这一指导性文件。高教司组织研发了四套教材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课件,并于2004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8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为推动教学改革顺利进行,高教司分两次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招标立项的方式,确立了437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科研课题,并开展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工作。2005年通过调查研究和试点成果答辩论证的方法,在全国180所试点院校中,确立了31所高校作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示范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历了启动酝酿、实施和试点阶段,正进入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阶段。
  经过几年来艰苦努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三个不同的理论层次和实践指导层次上已经初步呈现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特色。
  第一个特点是“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和“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式、信息化”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得到了试点高校的一致认同。大大激发了参加试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学改革呈现出喜人的成果。(有关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汇报和相关材料详见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联络办公室的网站cetr.bitu.org和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www.tefl.org.cn。)
  第二个特点是各试点院校依据《课程要求》,纷纷制定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力求将《课程要求》中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与本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呈现出很强的校本主义的特征,为事实求是地开展教改活动奠定了基础。各校制定的教学大纲立足于本校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确定了各校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手段,并在教学组织管理、基础设施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投入,积极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充分体现分层次、自主式和信息化的特点。这为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个特点是在不断总结和探索的基础上,具有我国特色的多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崭露头角,并在实践中呈现出可喜的教学效益和效率。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英语教学资源严重匮乏,这对确保教育质量形成严重的威胁。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呈现出的多种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其共同的特点是:(1)依据各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资源,调整或重新设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即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开设不同类型的基础课程、高级技能型课程、文化欣赏性课程和专业英语/双语类课程。(2)教学中充分运用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教学课件,积极鼓励教师探索和研制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案。(3)依据不同的技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授课课型;依据不同的课型而组合不同规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教师课堂精讲和指导、学生充分实践、课后自主网络课件学习有机组合。这些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缓解了教学资源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学分制、落实“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个特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众多高校加大对师资培训的投入和力度,制定并执行了不同类型的师资培训计划,其中包括有计划地组织英语教师赴国外高校培训和在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活动、以项目为纽带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课程建设为导向发挥教师的学术和教学专长。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为教师职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教师的危机意识、不断进取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角色多样性意识、教学科研意识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这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教学理念贯彻和教学模式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
  第五个特点是本次教学改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我们探索和认知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规律。为配合本次教改活动,高教司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招标等方式,分两批设立了437项教学科研课题。各有关省市教育厅和各高校也分别设立了大量的大学英语教研课题。这为配合教学改革,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