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建设刍议

作者:钱旭初




  摘 要:本文侧重研究了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建设问题,通过其编撰/选用的历史而指出其中在文字教材和媒体教材编写/制作上存在的诸如沿用普通高校教材而忽视电大学生特殊性、不符合远程教育理念等问题,也初步提出了教材建设的虚拟、对话、人文性的方案构想。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当代文学;教材
  
  尽管我国大陆各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随着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而逐步成熟,但就广播电视大学的当代文学教材建设依然缺乏自身的特点和特色,尤其是作为远程开放教育教材的建设思路还不够明晰和准确,这显然影响到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实施,从而成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文学教材选用的历史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始于1982年,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专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最初为36课时的广播课,之后该课程作为长线课程长期开设。同时在部分相关专业如新闻、党政管理、现代秘书等专业中开设。1987年,由广播课改为电视课,课内学时增加到45课时。到2002年,电大作为“开放教育试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办专科起点本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教育,开设“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分别开设54课时),作为当代文学教学的提高课程。
  当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学科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状态,这比其他学科和课程更为激烈和明显,因此,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广播电视大学该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深度和广度随之也有了明显的发展。电大系统最先采用的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讲稿》(张炯、朱瑢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之后选用了《中国当代文学》(张钟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在这之后将近十多年时间,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也远远落后于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于是,从1994年起,中央电大中文系(文法部)即着手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在新的教学大纲酝酿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广泛征求了广大师生的意见,召开了全国各省市(地)电大教师和部分普通高校教师、研究专家参加的专题讨论会,并参考了国家教委(教育部)新制定的《全国高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以及当时几年中新出版的各种《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于1996年底审定通过了新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2000年9月开始选用了陈思和、李平主编,由江苏电大、上海电大、陕西电大“共建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之后在开放教育本科专业中采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除上述的主教材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选定之外,各个时期的教材均配有各类“作品选”和教学辅导书,间或也有少量的广播、录像、课件资源,数量极少,质量平平。
  
  二、当代文学教材分析(一)
  
  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教材的选用,编写历史明显呈现出前后两个阶段。
  张炯、朱瑢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讲稿》是专门为电大编写的,内容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和“少数民族文学”五大部分,重点讲授从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则在进一步把当代文学创作的总结向后延伸,更多的新时期文学现象和作家进入到文学史教学中,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分为“诗歌创作”、“散文和报告文学”、“话剧”、“‘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和“新时期的小说”五大部分,主要增加了从“文革”结束到1982年间的文学发展情况和最新成就。
  这两本教材,可以说代表了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当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也与普通高校的当代文学教学当时的水平基本一致。所以《中国当代文学》教材沿用的时间比较长。
  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则显示出了一定的新意。在教学内容上,吸收了当时当代文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和教学最新水平,改变了以往以“十七年时期”为主的陈旧面貌,突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创作成就的内容,同时也对“十七年时期”的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基本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在体例上,打破了以往按体裁划分教学内容的模式,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断代史”和“编年史”的方式,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来统领作品,既有利于学习者了解和把握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整体面貌、作家作品与当时各种文学现象的关系,又避免了以前同类课程多采用先集中介绍文艺思潮,再分门别类地依次介绍各种体裁作品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更重要的是教材的个人化风格开始显现,如陈思和个人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如“潜在写作”理论、“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共名与无名”等观点在教材中开始体现。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有7个专题讨论当代文学,该教材的研究性质十分明显,比一般同类的当代文学教材更具有研究深度和个人化特点。同时教材将“样板戏”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也显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和视野。
  这两本教材的出现,可以说是电大当代文学教材建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是更贴近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的教材,从学术性的层面上理解,应该说达到了目前国内当代文学教材的领先水平。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当代文学教材,就其所表述的内容而言,由于编写者基本上都是研究界的名流,处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和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记录着不断深化研究的轨迹,这无疑对提高广播电视大学当代文学的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教材又是基本上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教材基本一致的,如陈思和在为电大编写教材的同时,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体例、观点,甚至选篇都大体相仿;再如张钟等人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北大教材的借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则是“仿照北大的‘作品赏析’课……原为内部讲稿”,性质也是普通高校的。这样的教材内容当然决定了电大当代文学教学的学科前沿性,也决定了其与普通高校在学科水准和教学理念上的一致性。
  但是另一个方面,就学生的素质要求和教学的基本定位来看,当代文学的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安排,怎样和电大特点和人才需求配置相吻合,则又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思考的是电大培养学生的定位。一般来说,接受当代文学学习的对象大致有三类:最普遍的是全日制高校中的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其次是现当代文学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