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鸳鸯绣取从君看 更把金针度与人

作者:孙雍长




  摘 要:于寻常不经意之处,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得间。探本溯源,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沟通训诂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路。这是使训诂学的应用性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的三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训诂学;读书得间;探本溯源;学科联系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作为一门学术,训诂学自其产生伊始,便已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性。两千多年以来,为中国文化的阐释、传播,为中国语文的教学、研究,训诂学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积极的、无可取代的贡献。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教学,其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仍然是字词意义的解释,文句的疏通和串讲。这种工作本身显然即是训诂,即是训诂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所以,训诂学的功用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强大而独到的优势。此种优势,完全是因了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需要及训诂学本身的性质、旨趣所决定的。然则如何使训诂学的应用性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呢?笔者的粗浅体会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和作出努力。
  
  一、于寻常处见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得间,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训诂学的兴趣
  
  求甚解、求的解是训诂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平时我们读古书,若遇到明显不懂甚至很不好懂的字词文句,自然会自觉地、慎重地去求得解决,会有所深思,有所研究。但这种地方疑难问题的解决,对学生而言,一般不会让他们产生始料未及的兴味。但是,如果我们能于寻常不经意之处,在学生容易忽略、一般不会想到有何疑难的地方,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他们运用训诂学手段扫除古书阅读中隐藏之障碍的主动积极性尽可能地调动起来,这便很容易引发出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关注训诂学、重视训诂学价值的自觉性和浓厚兴味。
  例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一般人看来,此诗除了几处典故外,语言文字方面似乎并无障碍,没有什么不好懂的地方。我们启发学生,同学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明确指出:“中间小谢又清发”,何谓“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壮”字又如何讲?
  关于前一问题,同学们或据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选本之注解解释为“清秀”、“清新秀发”,或据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之注解解释为“清越”,或据季镇淮等所编《历代诗歌选》之注解将“发”解释为“开出”,说“清发”是“以其清新风格别开生面”,等等。针对同学们的各种解释,笔者一一为之分析:查检汉、唐故训,“发”字并无“秀”义:不仅汉唐,即宋元后世,也未见训“发”为“秀”者。所以,解“清发”为“清秀”或“清新秀发”,于古无徵,难以凭信。若训“发”为“发越”,虽于古有徵,但是“发越”之义为“发扬”、“散越”,用来评论小谢诗风,似乎不甚协贴;再者,“清发”二字为平列连文,“清”谓清新,为形容静字,若以“发”为“发越”之义,则为动字,求连文之规律,不当如此属文。所以,训“清发”为“清越”,难以符合太白诗句的原意和前人遣词造句的习惯,断非的解。至于“以其清新风格别开生面”之类的解释,显然存在着“增字解经”的毛病,其误更不待辨。那么,“清发”究竟应如何解释呢?笔者指出:“清发”即“清明”,谓清新明朗。“发”当训“明”,此古义也。《诗·商颂·长发》首章“浚哲维商,长发其祥”,“长发”犹言“大明”;次章“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桓拨”即“桓发”,也是“大明”的意思(《毛传》:“桓,大。”陆氏《释文》:“拨:本末反,《韩诗》作‘发’。发,明也”)。明谓之“发”,故使之明亦谓之“发”。《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又《述而》“不悱不发”,皆是也。《广雅·释训》训“发”为“开”,“开”与“明”义相足成,所以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开则明”。“发”有明义,“明”与“清”义近,均为形容之词,故清新明爽可谓之“清明”,亦可谓之“清发”。《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冀州裴使君才理清明。”又:“裴冀州、何、邓二尚书及乡里刘太常、颖川兄弟,以辂禀受天才,常归服之。辂自言:‘与此五君共语,使人精神清发,昏不暇寐。’”一言“清明”,一言“清发”,义正相同。此以“清发”属“精神”言,显然不得以“清秀”相训(《汉语大词典》引《管辂别传》“精神清发”条,释“清发”为“清新焕发”,则“清”属静字,“发”属动字,义不相类,亦非)。是为“清发”即“清明”之明证。分析至此,笔者又进一步以“清发”即“清新明爽”之义来映证谢胱之诗风:小谢之诗,如“绿草梦如丝,杂树红英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皆爽人心目,最为清明。所以李白相论:两汉作者文采斐然,建安诸家风骨峻古,汉唐间之小谢则清新明爽,又自具一格。初为寻常不经意之处,经此挖掘辨察,便有不少心得,所以学生大感兴趣。
  关于“壮思”之“壮”字,学生几乎都是用“雄壮”、“饱满有力”之类的意思来解释。笔者指出,“雄心壮志”可说成“壮心”,也可说成“壮志”,无以说成“壮思”者。“思”谓文思、才思,而“壮”以状“思”,谓“饱满有力之思”,则颇使人费省。再说,如两汉作者,建安诸子,及小谢等辈,并非俱是“雄心壮志”者。所以我们认为,“壮思”之“壮”断不能解释为“饱满有力”、“雄壮”之类的意义。那么,此“壮”字又当何解?笔者指出,“壮思”之“壮”当训疾速之“疾”,此亦古义也。《庄子·徐无鬼》:“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陆氏《释文》引李颐曰:“壮,犹疾也。”《尔雅·释言》:“疾,壮也。”《广雅·释诂》:“壮,健也。”壮健之“壮”之所以又有疾速之“疾”义,王念孙曾解释说:“凡‘健’与‘疾’义相近,故疾谓之‘捷’,亦谓之‘□□’,亦谓之‘壮’,亦谓之‘偈’;健谓之‘偈’,亦谓之‘壮’,亦谓之‘□□’,亦谓之‘捷’。健谓之‘□□’,犹疾谓之‘咸’也。健谓之‘武’,犹疾谓之‘舞’也。”(《广雅疏证》卷二上)“壮”有疾速之“疾”义,故敏捷之才思谓之“壮思”。两汉大家、建安诸子及谢朓等人,皆具超逸卓尔之情趣,敏捷之才思奋发飞扬,直有欲上青天揽明月之脱俗情怀,这便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义。分析至此,笔者又进一步用训诂必须符合语言社会性的原则来相印证。讲语言的社会性,首先必须看到语言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语言有发展,也有继承。训诂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今义说解古词古语,也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