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纪要

作者:佚名




  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承办的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于2006年10月25日-26日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19位财经类院校的校长、50多位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系主任,正式代表共93人,列席会议的代表115人。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主持了会议。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博士,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教授,西南财大党委书记封希德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会议以“科学发展、创新模式、提高质量”为主题,研讨了当前和今后时期经济学教育教学的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是在经济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博士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是为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发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他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学类高等教育的现状及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围绕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学学科专业建设。第二,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调整经济学的专业和结构,更新经济学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认真思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经济发展和行业的要求,从本校办学的历史、条件、区域等实际出发,分层分类培养人才。第三,必须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既成人,又成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重视案例教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大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交流能力。
  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关系》为题,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题,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王广谦教授以《金融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为题,作了主题演讲。
  为开好会议,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五个学科组进行了大量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在大会上做了交流。
  会议认真分析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充分肯定了以吴树青教授为主任的上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充分讨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会议认为,在过去的多年内,我国经济学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经济学教育的规模迅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全国在校的经济学本科生已达85万人,全国715所本科院校中有624所院校设了经济学门类的专业。第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加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第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加明确,贯彻教育方针的意识明显增强。
  会议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经济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并在实践中解决:一是在我们国家教育规模总体扩大的背景下,如何分类指导,发挥各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办出特色;二是如何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如何妥善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学教学与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关系。
  会议明确了今后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指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经济学教育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上,要处理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回答和破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大问题上来。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命题,这些重大问题有待于经济学从理论上做出阐释。要通过探索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来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发展。要努力纠正个别学校曾一度出现的重西方经济学教学而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倾向,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济的学习和研究。
  会议明确了今后经济学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指出,今后经济学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提高质量,必须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五大关系:一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突出经济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关系;二是经济学教育中的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三是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四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中国经济理论教学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五是规范要求,分类指导与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关系。会议就教指委今后工作进行了讨论。
  会议指出,新一届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吸收一切人类的文明成果,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不动摇;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不动摇。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学教育教学。二是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三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妥善处理质量、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质量是今后经济学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四是坚持以创新精神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五是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加强管理,办出特色。六是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会议决定,第二届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由辽宁大学承办,主题是:经济学门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会议对西南财经大学为本次会议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本文执笔:周立群)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