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构建区域督导体系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王晓勇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开展教学专项督导、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宁波市坚持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协调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将工作重心由外延量的扩张为主转到以内涵质的提升为主,从硬件建设为主转到以软件建设为主。为了配合教育质量工程的深入实施,2002年6月成立了宁波市高校教学督导组,聘请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长期从事高教管理的专家、教授为专职督导。督导组受政府委托,协助各高校开展教学检查、评估,指导高校的规范教学管理,并就全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向市教育局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宁波市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锐意创新的局面。
  
  一、完善督导制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联系学校,掌握各校的发展动态。督导组建立了成员分工联系高校的工作制度,每学期的期初、期末督导组成员分工负责,去定点高校巡视,听取学校汇报,召开部分师生座谈会,听课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教风、学风等情况。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督导信息进行宣传、推广,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向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反馈,并向市教育局汇报,做到下情上达、信息通畅,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开展专项督导,做好教学评估。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和客观检测的机制,适时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检查、督导和评估,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指导体系,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从2002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就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全省各类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展教学评估工作。针对我市新建高校多、高职院校多和“升格”时间短的特点,围绕教学评估开展工作,市督导组派专家对这些院校进行定点专项指导,根据教学要求和评估标准帮助学校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校接受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评估之前,由市督导组专家进行一次预评估,帮助他们总结“亮点”,寻找差距,检查评估材料,指导他们及时整改。通过事先的专家集体会诊,能够使学校更深入的了解其教学、管理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开出整治的药方,为顺利通过部、省的教学评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通过上级评估后,督导组根据上级教学评估专家组的评价意见,定期到学校“回头看”,检查评估后的整改,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从几年来工作实践看,这样做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受到各高校的欢迎和好评,督导组专家被各校誉为“良师益友”。
  规范督导工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开展市级教学督导的同时,市教育局要求各高校进一步重视和完善校级教学督导。市教学督导组在摸清了全市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后,发现宁波大学教学督导工作开展较早,定位明确,机制健全,工作成效显著,已取得了系统的阶段性总结,得到部、省教学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为此决定重点介绍并推广了宁波大学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经验。目前,教学督导工作引起了各校的普遍重视,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校内二级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工作普遍开展,大见起色,形成了市级、校级和院(系)级三级教学督导,初步建立起了区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全市各院校的教学工作处于全方位的监控之中。
  宁波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体系完善,市、校和院(系)三级督导相互联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导体系;二是制度规范、活动有序,市级教学督导组诚心诚意帮助学校解决困难,扎扎实实指导工作,深受各高校的欢迎;三是领导重视,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市督导组的工作汇报,许多高校的教学督导组直接向校长负责,校长定期听取研究校级督导组的工作,并做到了人员配备、活动经费有保障,极大地调动督导专家的工作积极性。
  
  二、设立高教论坛,推动教学改革
  
  1.论坛先行,帮助各类高校明确办学定位。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有的甚至是白手起家,缺乏高校办学经验,帮助新建高职高专院校管理上轨道、办学上水平、形成新特色是关键。督导组不以专家自居,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而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若干问题,通过设“高教论坛”的形式,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思想认识,推广典型经验,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启发大家总结交流经验教训,自觉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高教论坛已举办了五期,在每一期论坛上,有大会典型发言,也有分组交流讨论和实地考察。会后编印出论文集,固化论坛的成果。如第一期高教论坛的主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旨在理清各类院校的办学思路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了高职院校培养“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准确办学定位;宁波大学介绍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3,体现了本科院校“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作用十分明显。会后编印了《宁波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与教学计划选编》,选录了各校在体现教学改革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教学计划,为各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2.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督导组的专家教授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深谙教学工作的规律,又能够深入调查研究,关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动态,对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情况十分了解,能洞察各高校存在问题的症结,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既是各院校当前迫切希望解决的当务之急,又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第三期高教论坛提出“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就是督导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培养优良学风是关系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建设,如何加强当前学风建设又是一些院校的当务之急。研讨会从学生素质培养和学校管理工作两个层面深入地讨论了学风建设问题,分析当前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寻求治理对策、良方,相互交流了工作经验。会上有的学校介绍了以严管为手段的养成教育的成效,有的学校介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励志教育的经验。经过交流讨论,大家取得了共识,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学风建设考核机制,以“管、导、促”为手段,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自信、激励学习自觉,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必须唱好的三部曲。与会者反映: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获益匪浅,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