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实践

作者:何云峰 李长萍 翼满祥 赵志红 靳 民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地方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构建适应新形势和能反映地方院校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校管理质量有模式,但无固定不变的模式,而且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可循。结合研究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原则,以期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目的。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原则。高等教育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要遵循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门人才。这里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方针,同时也提出了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2.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原则。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这就要求,不同类型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出发,科学分解教学环节,研究各环节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构建相应的质量标准体系。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高校教学活动的特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与高校特有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相融合,而不能简单套用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更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质量管理模式。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体是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突出专家、教授的主体地位,同时重视全员质量意识的培养、提升,必须重视技术、管理、人员三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全面协同作用。
  5.坚持过程管理的原则。必须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各主要环节以及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并实施制度化、流程化、周期化运作,使之连续不断,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6.坚持保障与监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特质,决定了监控不是目的,监控必须与保障、改进密切结合,相得益彰,通过加强质量保障与监控,促进教学过程优化,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地方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实践
  
  我校是典型的地方农业院校,本文结合我校十多年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论述地方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
  1.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学校一贯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工作,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学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先后修(制)订了《关于本科生生产(毕业)实习的规定》、《关于教学实习管理的规定》、《开展双语教学的暂行规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考试评卷、试卷复查及试卷保存工作规范》、《教学日志管理规定》、《优秀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教学档案建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005年修(制)订了《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学生考试作弊认定及处理规定》、《学生校内申诉管理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和严格执行,初步形成激励和约束并举的运行管理机制。
  2.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根据我校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理论教学方面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①培养目标标准:包括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实习大纲;②教学工作规范;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③学生学业成绩管理规范:包括新的学籍管理细则、考核组织管理、命题与试题管理、成绩评定与记载、考场与监考规则等;④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教学工作规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⑤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包括重点建设课程及优质课程评估方案、精品课程评估方案;⑥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包括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选用与评价的有关规定。
  (2)实践教学方面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①实验室工作规程;包括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评估办法、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规范和岗位职责、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学生实验守则等;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标准:包括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办法等;③生产实习标准:包括生产(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教学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内教学基地管理办法等;④毕业论文(设计)标准:包括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的意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要求等。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与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建立了以“三项检查、四项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自1994年起,我校先后制订和完善了院(部)级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新专业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优质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教材质量评价办法等。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与完善为前提,以系列化教学质量评估为手段,以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为基础,以教学质量的调控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的,建立了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校级常设机构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及教学院长(主任)组成,研究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教学督导组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懂教学、有管理专长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直接参与各项评估和检查;教学信息部主要由成绩优秀、热心工作的学生担任,在教务处指导下收集学生对教学质量反馈的信息;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对教学工作进行直接管理与监控;各院(部)、系(教研室)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基层组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实施监控管理。
  (2)坚持“三项检查”与“四项评估”相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成效明显
  “三项检查”经常化,教学运行规范。一是开展教学运行检查,学期初重点检查教师上课和学生到课情况以及教学安排是否妥当,教学运转是否正常;学期中重点检查教师教案编写、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大纲执行情况和教学进度;学期末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执行教学计划、教师是否履行监考职责以及学生遵守考试纪律情况。二是开展教学效果检查。主要检查学生试卷、作业等情况,检查试卷命题是否采用试题库,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阅卷、记分是否体现公正客观。三是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每学年进行一次,此项检查包括毕业生选题情况、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答辩检查和质量抽查等,组织开展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四项评估”制度化,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坚持二年一次的院(部)级教学评估,对教学管理、教学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颁发教学综合优秀奖和单项奖。二是开展专业评估。制定和完善了本科专业(品牌专业)、新专业评估方案,严格评审,滚动管理。三是开展课程及考试评估。建立重点建设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每两年评审一次,对优秀的课程给予奖励资助。建立了课程考试的各项规程,每学期进行考核评审。四是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分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领导(含专家)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