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校企合作探索“4+X+1”军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袁军堂 李晓梅 刘伯涵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依据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分析,决定我国的国防建设从临战状态向和平状态实施战略转移,国防工业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提高国民经济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在此背景下,企业对武器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减少,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同时随着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实行培养成本分摊机制,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致使武器类专业的报考人数不足且生源质量也不高。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现代化战争和军事斗争的新形势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生产与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科技人才特别是军工专业的人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导致军工专业后备人才不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军工专业的院校数量不多、近年来招生量也较少(受生源等多方面的影响),军工专业毕业生总量不足;二是军工企业大多处于条件相对艰苦的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和待遇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除军事院校外,普通院校大都不设军工专业。军工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职业培训获得,也有一部分是通过高等学校与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来获得。这些国家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大都有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和庞大的科研基地,具有雄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支持大学后的继续教育,而目前我国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工专业急需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
二、“4+X+1”军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回顾几十年来我国武器类专业的发展,创建时期基本上全面引进前苏联的专业设置格局,带有产品针对性较强和专业面过窄、主干学科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增加,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对拓宽本科专业口径、加强基础和通识教育的要求日益强化。为此,1982年以来,教育部进行了三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199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军工专业按“具有明确主干学科、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增加适应性”的思路进行了调整。我校军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明确主干学科、拓宽专业口径、设置专业方向”的原则进行了修订,这样不仅增加了军工专业学生的适应性,也为具有相同(近)学科基础的通用专业的学生进一步转向军工专业领域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军工学科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和特色,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强,科研实力雄厚。面对国防行业对军工专业的迫切需求,2002年以来,我校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密切合作,联合培养“4+x+1”的军工专业人才,积极探索培养急需军工专业人才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
所谓“4+X+1”军工专业人才培养是指从已经到军工企业、国防科研院(所)工作且所学专业的主干学科与军工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通用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具有一段时间工作经历(X年)的后备骨干,进行为期一年有针对性军工专业的培养,称为“4+X+1”人才培养模式,也称“学士后”教育。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急需专门科技人才、建立稳定的军工科技队伍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军工专业人才的新举措。这种模式有如下特点:
1.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生源,紧密结合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需求,提出所需培养人才的专业(专业方向)、人数。各企业选送的均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科研和生产技术骨干,工作稳定,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习目标明确,求知欲强。
2.学校和企业针对学生的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需求、学校的优势和师资条件,共同研究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3.实行学分制管理,一年40学分,课程难度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今后读本校的工程硕士或研究生可承认部分学分,为后续教育打下基础,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校企配备双导师共同指导结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学员工作单位的科研或生产的实际问题。
三、实践效果
2002年以来,我校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密切合作,取得了以下成绩。
1.探索和实践了一种国防行业军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途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训练多于四年制军工专业本科生、且针对性强,实现了高校“宽专业、厚基础”以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与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
2.三年多来共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了火炮与自动武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火力控制系统、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5个专业(专业方向)近400名军工专业人才,回到工作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了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军工科技人才不足的矛盾,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3.促进了学校与军工企业、国防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军工专业的教学改革,校企实现了双赢。两大兵器集团对该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把这种培养模式作为培养国防科技高层次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4.该模式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急需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其他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如艰苦行业、国防军工、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领域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