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作者:蒋绍愚 张联荣 朱庆之 杨荣祥 邵永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集体完成的“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为核心”荣获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本届59项国家级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门人文学科的课程。
  由5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给予本课程很高的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背景,积50年光阴和三代著名学者之努力,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萎缩的大环境之下,坚持守正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课程,以它的原创性和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使课程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学术品位,对全国高校古汉语课程的建设具有示范性、辐射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流的中文专业基础人才和古代汉语专业人才,必须要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全面和系统是指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训练,重点打好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前沿创新是指要通过教师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性课程,重点实现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子体系构成的古代汉语的专业课程系统。近五年以来,我们面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开出古代汉语类的基础课、选修课近50门,既有在内容上得到不断更新的传统课程,又有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创新课程,将学科的基础与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而规范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中文专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和古代汉语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学生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具有指标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已有两篇论文先后获奖;另在北京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古代汉语专业的论文获奖。
  
  二、系列课程的体系和特色
  
  这个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古代汉语(共时语言)课程系列。按照古代汉语学习和研究的不同层次,提供各类以共时描写为主的基础课程。初级课程为大学本科“古代汉语”和“古代专书研读”。
  第二,汉语史课程系列。本系列课程以“汉语史”为基础,延伸课程包括汉语断代史和汉语史专题两个分支,前者如“上古汉语研究概况”、“中古汉语研究概况”和“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后者如“上古音研究”、“中古音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研究”、“语音史研究专题”、“汉语语法史研究专题”、“古汉语词汇史专题”等。
  第三,学术史和方法论课程系列。“中国古代汉语学史”、“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历代语言学名著选读”、“古音学研究方法论”,“(马氏文通)研读”、“佛教汉语语料学”等。此外,像“近代汉语研究概况”,既属于断代史的范围,又具有学术史的性质。
  上述体系一方面要在基础方面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和系统的训练,体现在本科生教学上,是以“古代汉语”和“汉语史”两课为核心,教给学生“古代汉语”的基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同时教给学生汉语古今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演变规律;体现在研究生教学上,则强调不论最终的研究方向如何,所有的学生在进校后都必须接受北大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位课程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开设出丰富的将知识性和研究性有机结合的、能及时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和趋势的特色课程,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教学上。
  
  三、课程建设的措施和经验
  
  1.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建设一支学科布局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我们深知,一个高等学校的教员,如果不做深入的科学研究,不站在学科的前沿,他的教学绝不可能是高质量的。所以,我们在认真搞好教学的同时,都努力从事科研,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现在,先后有19位教师在古代汉语教研室工作,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65项,发表学术专著(含教材)超过70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有40多项。以近十年的统计,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和“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和“淮南子校释”,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研究”和“试论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以及蒋绍愚、宋绍年参加编写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获得省部级奖励,张渭毅“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2004年青年语言学家一等奖,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被评为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刘子瑜“(朱子语类)动补结构研究”入选2003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中国语言学文库青年专辑”等等。
  科研带动了教学。正因为我们的教师能站在学科的前沿,而且不断地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所以,学生反映我们的课程是“常教常新,常教常深”。
  
  2.高度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狠抓基础课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对课程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出了几部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教材。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力在讲授汉语发展历史课程的基础上出版了“汉语史稿”(上中下三册),开创了“汉语史”的研究和教学这一新的领域;60年代初期,受教育部的委托,王力又主编“古代汉语”(四册),创立了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教学体系,对后来的全国的古代汉语基础课教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入80年代以后,在教材建设方面,我们主要的工作仍然集中在基础课“古代汉语”上面,除了对王力四册本“古代汉语”进行了修订以外,又应当时的需要,由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共同编写了新的“古代汉语”教材,此教材获1988年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3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多层次教学的需要和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由郭锡良任主编、蒋绍愚任副主编的新一套一册本“古代汉语”的编纂计划得到了十五国家精品教材立项,目前正在编写中。
  此外,唐作藩“音韵学教程”,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中国现代语言学史”,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研究”、“唐诗语言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淮南子校释”,耿振生“音韵通讲”、“二十世纪音韵学研究方法论”,宋绍年的“马氏文通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