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范跃进
分,可在弹性学制3~6年内的各个学期申请毕业。应用型人才知识构建上要求知识面宽、综合性强,要通过课程内容多样化以增加课程的组合选择、课程模块化、短学程化来实现。我校建立了提供2095个课程表的“课程超市”,建立了现代化的网上选课中心,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性自由选择专业,在满足整体要求的情况下,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选课,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组合,设计自己的课程表,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既要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又要为其提供更多可选课程。处理好课程多样化和不偏离整体培养的专业性,必须把握好学分结构的问题。我校首创性引入了超短课程,特别是四学时的学科导论课,面向全校学生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这样学生在低年级时可以通过很少的学时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学科的概貌,既为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专业提供了指导,又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视野;4至8学时超短课程的设置,同时扩大了聘任兼职师资的可能性,因为这样方便社会各界的专家开出一些小而精的课程。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学生自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进行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的选课和修读。当修读课程和学分绩点满足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时,学生可向所选专业所在的学院提出颁发辅修专业毕业证的申请,审查合格的,由教务处核准,可在毕业证书上同时注明辅修专业名称;当修读课程和学分绩点满足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并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并答辩合格,属同一学科门类专业的可颁发双专业毕业证书,跨学科的可授予第二学位。在考核办法上,将必修课分为统一考试课程和非统一考试课程两类,设置大量的任选课,在学生选择学院和专业时采取不同的记分方法,以避免“应考教育”;统一考试课程由学校组织命题考试,记分为(考分X学分);非统一考试课程由教研室决定考核方式并统一组织考核,合格记60分,不合格记0分;任选课由学生自由选课,记分方法与必修课非统一考试课程相同。实行补考加重修制,凡学生学习成绩不及格或因事不能参加考试的课程可提供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合格者一律重修,考分按最高成绩计算。
2.构建以“明事理、有教养、会干事”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
几年来,我们在学分制改革方面所做的一个重要探索,就是使素质教育纳入到学生培养体系当中去。对于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我们概括了三句话:明事理、有教养、会干事。首先是要有热爱国家、讲究公德、团结合作、社会责任感等基本的做人的素养;二是具备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三是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在这一方面,利用学分制这一平台做了一些探索。主要做法是: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把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列为必修的学分,分成五个部分进行建设。一是实行“三学期制”教学,就是把每年的暑假作为第三学期,纳入教学范围。每个假期安排2学分的实践课程,共6个学分。利用每学年第二个学期末的一个周进行暑期学习计划的部署、设计。第一学年末,要求学生暑期帮父母生产劳动或家务劳动一个月,每天作记录,由家长给予评分。第二学年末,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业基础,要求学生选择村或工厂、社区、公益机构,暑期进行深入调研,最后写出3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由本科生导师审核并给予计分。第三学年末,由学校组织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院系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等情况设置不同的主题,例如进入社区进行艾滋病的防治宣传、环保宣传、法律宣传等活动,参与活动的给予2学分。二是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必选课程,依托学校的齐文化研究院以及一批齐文化研究专家和历史教师,设置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包括传统文化、齐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不同内容。要求学生在设置的文化系列课程中,至少选修4门课程。每门1.5个学分,共6学分。三是开设一批每门课8学时0.5学分的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如中国画欣赏、中国书法欣赏、各种民族乐器欣赏、交响乐欣赏等。该类课程要求学生选修不低于4门。四是阅读学分。发动全校教授向学生推荐图书(即“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然后对这些书目进行评审,确定了150本供学生选读,要求学生在校四年利用业余时间选读10本,每本书写千字左右的读书感想,由导师对其进行鉴定,给予学分(每本0.4学分,共4学分)。五是作品学分。工科学生强化其产品制作能力,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四年学习期间要有作品或者产品设计出来;经济管理类的学生要对社会现象、经济活动等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方案。按照不同的学科分别进行考核,学生的作品、产品、建议、方案可以任意选择,但毕业前必须至少完成一项,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奖励学分。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设置的20多个学分与“两课”教学结合,对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明事理、有教养、会做事,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3.构建以实验教学平台、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为载体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我校的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考核指标细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搭建三个实验教学平台,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教学实践经历、科技创新实践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等三种实践经历。实行实验室开放制,为满足选课制的需要,实验室要根据实验要求和学生数量,分时段、每天14小时不间断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做实验;实验室进行考勤、收发实验报告;任课教师选择时间进行现场指导、批改实验报告。
工程实训中心是面向市场的生产企业,坚持教学生产相结合,学生生产实习与承担生产任务相结合,实现培养过程和工程实际对接,把产学研结合有机地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支持学生参与校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依托学校的生命科学、化工、材料等六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建立了层次分明、制度规范、扎实有效的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计划。创新性的做法是对参加各个层级的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其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比赛活动等取得成果的学生,记录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学分,并纳入整体教育计划,要求课外创新实践学分不低于4学分。
我校所在的城市淄博市,具有石油化工、陶瓷、兵工、制药、铝业等大型重工业基地,学校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并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建立了120多个实践基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顶岗锻炼或参加科研项目,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指导,请有现场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校任教。
4.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协调三个体系之间的关系
首先,专业培养体系中三级教学平台的设计中都融入了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为综合素质目标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而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与综合素质拓展体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是对专业培养的深化,与专业培养体系三者共同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三个体系从内容上看,有许多相互交叉和不可分割的方面。比如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用奖励学分的形式,纳入到素质拓展计划中。而素质拓展培养体系中也设计了实践环节,尤其是“三学期制”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做法上类似于英国的“三明治”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在这个培养模式中,学分制是这三个培养体系的平台,提供了实现的培养目标基础。三个体系形式上的相对独立,便于学生明确培养目标,从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按照这个培养体系,编印了《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学习指南》和《山东理工大学本科培养计划汇编》等文件,详尽介绍培养政策,各个体系在培养计划中所处的位置及要求;各学院及专业课程设置、学分比例、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教师简历等,使学生一入学就可以对学校和各个专业都有所了解,根据这三个体系对自己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和综合计划安排:自己选择专业、教师、学习时间和地点、实验、素质拓展项目、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辅修专业等,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成长空间。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