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彭永臻 曾 薇

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2.实践效果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与实践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形成实验教学、参观实习、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教材建设和实验课的改革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参观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计环节增强了学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的能力,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了人才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对环境治理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旺盛增长趋势,这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方面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增大,另——方面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代表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品牌的人才决定了专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虽然面临着各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但我们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使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而且就业方向大大拓宽,有设计院、环保公司、施工单位、环境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
  国家已开始实行环境工程注册工程师制度,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注册环境工程师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差距较大。有些课程没有对在校本科生开设,这将使学生毕业后考取资格证书存在很大的难度。对照注册环境工程师的考试科目,将过去的教学计划中缺少的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补充进去,有利于毕业生取得执业资格,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3)使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知名度显著提高,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资格,拥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使专业知名度显著提高,报考本专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增加许多,同时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引进。使学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