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金融类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作者:任康钰




  我院从1999年就开始培养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并确立了“培养具有最强英语背景的商务人才”的发展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市场,商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肯定。实践中,在专业课领域广泛地开展双语教学为这一目的的达成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因此,继续坚持双语教学,并不断探索如何改进双语教学效果,对保持和发扬我院毕业生的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一直承担着金融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任务,围绕这门课程,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期从学生的评判和选择中寻找改进教学的路径。
  
  一、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介绍
  设计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探索有关双语教学的一般性设计和选择,这里先介绍一下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在读期间一般在二年级和四年级下学期参加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考试。笔者调查的对象是二年级第2学期参加了全国统一专业四级英语考试成绩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表)。
  
  从表中看出,专业四级英语考试获得优秀或良好成绩的学生比重达78.21%,说明为这届学生开设“货币金融学”双语教学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
  
  2.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这是一次遵循自愿原则的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9份,实际收回的问卷是176份,有效应答率为98.3%。
  调查问卷围绕着“货币金融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课件、授课、作业和考试等各个环节、共设计了24个问题:每个题目后面有四个选答案,学生选出认同度量高的一个。尽管每个题目的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区别,但几乎每个选项都有人“中意”,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活跃性。本文针对多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调查问卷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1)对选择教材的看法
  学生对使用教材的看法:有42%的学生选择了中英文双语教材,有45%的学生认为可以直接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并且倾向于美国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这与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实力有一定关系。
  对于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原则,有41%的学生认为“内容新、版本新、能够反映当前金融领域动态”是重要的;也要有相应的中文译本,在国外大学有较宽的使用面等,也要考虑。
  确定了使用教材之后,有71%的学生则要求面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内容调整或补充。有部分学生倾向于教师推荐的金融领域的其他中文教材、中英文报刊等,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
  (2)对电子课件的看法
  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条件下,电子课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安排不妥,有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到课件的语言、版式等问题。在语言教材的选择上,选择纯英文或是纯中文的达19%,其余81%的学生选择了中英混合的语言。当然,使用电子课件并不意味着板书的消失。有89%的学生要求教师用板书,以便配合课件中的内容;有57%的学生要求听课时做课堂笔记,还有学生选择做一些提纲式的笔记。
  (3)授课人数的选择
  授课是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了,学生们在选择授课人数上尤其重视。一般说来,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可以安排较多学生一起上课,但是,对于双语类型的课程,班级大小的安排是有影响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人数不超过50人。
  授课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应该是教师。教师如何授课与学生达到互动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学生对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期待,可以成为教师选择的导向。首先,在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上,78%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基本使用中文授课,必要的时候使用英文,而不要求教师使用的英语越多越好。相应地,有9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功底最为重要,教师要具备适当的英语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组织的提问或讨论,有5%的学生认为讲课时多安排,要用英文进行;其余的则主张以讲课为主,或适当地进行提问、讨论。有46%的学生认为,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有35%的学生注重“双语的掌握”。有1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要有提高英文水平的功效。
  (4)复习和作业
  复习和作业环节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巩固都很重要。76%的学生觉得,相比于使用中文教材的专业课程,他们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有近一半的学生要多付出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多数学生对这种状态的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认为可以同时学习金融和英语。对于课后作业的安排,70%的学生认为应该有作业,对于作业是否应该要求用英文做题,意见是各有一半。
  (5)试卷语言的选择
  考试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督促学生复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一份好的试卷也是双语教学不可忽略的工作。那么,学生对试卷有着什么样的偏好呢?首先,在试卷语言的选择上,67%的学生认为应该使用全英文的试卷,但在答题语言上,则多数倾向于不限制,即可以选择中文或英文答题。第二,在题目类型上,66%的学生认为选择或判断题的设定比较好;82%的学生认为还应该有结合现实的案例题,这应该与金融学本身的时代特点有关,也与学生“学以致用”的愿望有关。至于试题的难度、数量,则应该大致保持在适量水平上比较合适。在我们这次考试中,平均分大概在75分,相应地,15%的学生不能完全读懂并理解试卷,32%的学生认为试题难度较大,数量较多。但基本上学生对该试卷的评价还不错。
  除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问题外,调查问卷中还请学生提出对该课程诸环节的具体改进建议,也为改进金融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
  
  二、对双语教学的再思考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再加上近年来实践中的体会,形成了笔者对双语教学的“再思考”。
  一般而言,对于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专业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这里,提出了有关双语教学的两点观念性定位,即教学目的和教学模式。因此,“再思考”就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双语教学目的
  从我国推行双语教学的大背景来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该专业领域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是英语),能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尽管如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非母语仍然只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目的,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以金融学领域为例,学生掌握有关货币、金融的理论知识点是教与学最重要的目的,这也与调查问卷中学生们的选择相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为日后考研、求职或出国深造等做好准备。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