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 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作者:展 涛




  教育部实行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后,评估也成了社会关注大学的热点之一。我校于2005年10月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现场考察评估,并获得了优秀。尽管社会对评估褒贬不一,但评估的确是难得的机遇和动力,评估给我们带来的触动是非常深刻的,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乃至学校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而且将是长远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2005年10月下旬我们接受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对山东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次评估专家组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任组长,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教授任副组长,专家组成员来自国内十几所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问题,直面挑战。尽管我们原来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认识,但对问题的把握远没有做到准确和全面。通过迎接评估阶段的“自评”过程和专家组的检查,使我们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观念上,对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目标尚未形成全校的高度共识;在制度上,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在培养模式上,我们综合型和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在本科学生培养中尚未充分发挥和体现;在资源配置上,多校区办学模式带来的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尚未找到理想的方案;在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尚未提炼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因而教学获奖成果不突出。这其中,资源配置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专家组给我们明确指出的。可以说,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又成为我们推进今后教学改革的基础。
  二是总结经验,明晰思路。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认真总结学校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的过程,在自我总结和专家组评估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特别是“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构建融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大体系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鲜明的思路,都受到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增强了实现长远目标的自信。同时,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明确,这就是要探索如何在一所规模大、学科综合、校园分散的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出具有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重点又非常详尽地体现在我们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的构建和内容上。
  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改革。我们是在一边“自评”中一边不断完善制度和推进改革的,又在专家组评估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的整改重点。本科评估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根据这个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制定了“本科专业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制定了教师和学院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制定制度的过程又是我们深化改革的过程,因为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探索纳入到制度建设的体系之中,用制度建设推进改革与创新。例如,我们把对教师资格的新要求和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纳入“教学工作规范”之中,把在开放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第二校园经历),在研究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在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主辅修和双学位)等方面的探索纳入教务处和学院教学日常工作规范和职责之中,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我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四是树立自信,担负使命。迎接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发现问题和感受压力的过程,是我们自我剖析和反思总结、树立自信的过程。经过评估以后,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的共识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们获得的自信心也是前所未有的。原因是,我们把问题找准了,我们把思路和目标理清了,我们对自己优势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这个的意义上讲,本科评估对于山东大学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工作,对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我们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突出建设主题,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把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当作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系统工程来抓,不断进行本科教学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通过评估促进建设。1998年原山东大学就开始启动了本科教学优秀评估自评自建工作。2000年新组建的山东大学,在顺利完成实质性融合,进入改革、发展阶段后,2002年又面向全校29个院(部)组织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通过评估发现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方向,制定了措施。通过评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评建成效显著,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见到实效。
  
  1.条件建设进展迅速
  学校不断增加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四项经费比例已由2002年的25.10%、2003年的26.14%、2004年的26.36%上升至2005年超过30%,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每年投入图书资料经费1000万元,生均实践经费335元/年。5年来,我校共投入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2.5亿元,公共教学服务设施经费2200余万元,校园网络建设经费3000余万元。学校设立了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条件建设的专项基金,加快了对学生宿舍、教室、实验室、公共教学设施、体育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了南新区二期工程、各校区多媒体教室和风雨操场的建设力度,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
  
  2.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近两年形成了深化教育拓展和招生改革、提高生源质量,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培养质量的工作思路。为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落到实处,结合教学改革发展实际,我校陆续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山东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山东大学招生工作规范》、《山东大学关于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的意见》、《山东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山东大学多媒体教学要求及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本科双语教学的意见》、《山东大学学籍管理规定》以及有关教学评估的《山东大学院(部)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试行)》、《山东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山东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方案》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进一步促使学院和教师更加重视教学、关心教学,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规范管理成效凸现。
  
  3.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我校充分发挥多学科并存的综合性优势,着力凝炼教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