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去年、今年、明年

作者:许卓娅




  去年金秋,我们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南北对话会议。今年金秋,广西南宁将在世界民歌节之后举办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明年金秋,湖南长沙又将迎来第七届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的“预备会议”,为后年的第七届大会和国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大会做准备。关心中国和世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同行们也许都想了解:在这个领域中,目前大家都在关心些什么问题呢?
  
  一、关于老问题的共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连会议就以下“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达成的基本共识:
  首先,大家一致认可——审美感动是吸引和激励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前提。其中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师的教育素养、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艺术经验等是保障师幼共同获得高水平审美感动的核心要素。
  其次,大家也一致认可一一模仿和创造是相互支持的。因为(1)模仿也是以追求自我超越为目标的;(2)创造也只能是“有中生有”;(3)模仿和创造都需要过问“价值”的问题;(4)模仿和创造都需要过问“度”的问题;(5)模仿和创造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技能”。
  
  二、关于新问题的共识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连会议对一些“新问题”达成的初步共识:
  首先。大家开始尝试理解——音乐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其中,使用好的音乐和音乐活动来吸引儿童的参与、激励儿童的思考、挑战儿童的努力、调节儿童的身心劳逸,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等是音乐教育必须认真追求的目标。
  其次,大家也开始尝试理解——评价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其中好的教师必须(1)努力学习理解儿童;(2)努力学习从儿童行为反观自身;(3)努力帮助儿童学习理解自我;(4)努力帮助儿童学习超越自我;(5)努力学习使用更加智慧的方式赞扬、鼓励和接纳儿童,挑战、激励和鞭策儿童等也是使儿童获得真正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关于尚待解决的新问题
  
  “怎样面对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可能是本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其中,除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日常音乐生活的冲突、音乐和其他姊妹艺术(美术、舞蹈、文学、戏剧)之间的冲突、音乐的外在与内在(内容和形式)冲突等问题再次被一些高校学者提起之外,音乐文化内部的价值冲突,以及儿童发展和音乐发展的冲突也再次以非常实在的方式引起了广大一线幼教工作者的关注。
  对此,用比较具体的语言来讲就是:(1)城市音乐——农村音乐、古代音乐——现代音乐、成人音乐——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外国音乐、高雅音乐——通俗音乐哪些更应该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推崇的对象?(2)音乐是应该成为儿童仰视膜拜的“圣物”,还是应该成为儿童亲爱的“玩伴”?
  
  四、透过实例看观念
  
  (一)《满童乐》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
  这几年许多老师真诚地反映了他们的疑惑:为什么你一让孩子们自己随便跳,他们就什么也跳不出来,而你一跳他们就都跟你跳得一样?
  相比之下,在课例《满童乐》中,我看到了儿童非常积极主动的、高水平的、集体合作的创造性舞蹈学习表现。我作为一个专业音乐舞蹈教育工作者,凭着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明确地告诉自己:没有大量对满族“太平鼓”舞蹈动作的模仿学习、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包括动作的名称、队形的名称以及各种动作队形变化的概念词的掌握),没有阅读和创作舞谱的经验和团队合作创作、表演的经验,这些孩子在大班上学期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表现水平的!
  这个实例恰恰说明:创造也只能是“有中生有”,模仿和创造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技能”。
  (二)外国古典音乐离孩子们很远吗?
  《在山魔的大殿里》和《打字机》是本次会议中非常受肯定的两个教学活动,它们使用的音乐都是属于西方古典音乐或高雅音乐的范畴。但是,南京和四川的两位幼儿园老师不约而同地使用这样的音乐设计了非常好玩的律动表演游戏。这些游戏不但把参与学习的儿童搞得“神魂颠倒”,而且也把参与观摩的老师们搞得“心花怒放”,比孩子还要孩子般地投入到了跟随音乐的律动游戏之中。
  这两个实例恰恰说明:使用好l的音乐和音乐活动来吸引儿童的参与,激励儿童的思考,挑战儿童的努力,调节儿童的身心劳逸,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是音乐教育必须认真追求而且完全可以达到的境界。哪怕是古典的、高雅的、外国的音乐,也完全可能成为儿童亲爱的“玩伴”。
  (三)《辣白菜》辣得到底有多么“过瘾”?
  在朝鲜族说唱表演《辣白菜》中,我们不难看出原创老师融合现代时尚音乐形式的“匠心”所在。其实,无论是在中国传统的说唱文化中,还是美国黑人、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我们所不熟悉的世界各地民族的文化中,很久很久以来就一直存在有说有唱的传统。但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中国小孩子们来说,时尚的流行文化中的说唱形式还是他们更熟悉的东西。
  由于《辣白菜》这个作品创作得比较好,所以,它的形式和内容虽然短小单纯但是仍旧很具有情感的煽动性。可以说是“辣”得真过瘾!所以,孩子们几乎是立刻就喜爱上了它!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类似的作品和活动,由于过于复杂,过于成人化,甚至过于在外部形式上追求青少年时尚文化的“反叛”色彩,反而显得离幼儿园的孩子们太远!因此,教师教得吃力,小孩子也学得吃力。换句话也就是说:“太辣了”就把孩子们都“辣蔫儿”了。原来教师期望幼儿能够得到的快乐也因此而没有能够得到。
  (四)“大头大头”——“土得掉渣”也诱人。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由深圳老师带来的“土得掉渣”的传统儿歌改编的歌曲,透着质朴的、幽默的智慧,具有一种能够引导和保护儿童充满乐天精、神和丰富幻想心灵的魔力。
  老师在设计的时候还巧妙地加入了幼儿创编的节奏朗诵(说唱形式),使得幼儿有可能个性化地通过创编歌词的过程来强化一种乐观的生活信念:无论面对怎样困难的局面,你都有可能通过观念的转变,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这种选材和设计正体现了我们在前面所提出的立场:音乐是用来支持儿童发展的!模仿和创造都必须要过问“价值”的问题!
  此外,在关于时尚音乐是否可以进入幼儿园音乐教材选择视野这一问题的研讨中,参会幼教同行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我个人认为,时尚音乐、古典音乐,以及民族传统或所谓“原生态音乐”,就其类型来讲,是无所谓优劣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弄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真正能够支持长久可持续儿童发展的!然后再来进行“去其糟粕,用其精华”,并谨慎地将其“儿童化”的工作。
  我们的确经常需要弯下腰来,亲切地关怀儿童喜欢什么?但同时我们也经常需要直起腰来,将儿童举过头顶,让儿童能够看到前面更值得他们追求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在为儿童选择音乐舞蹈作品以及学习音乐舞蹈的方法时,才能够敢于承诺:我们的工作是能够对儿童终生发展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