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乌鸦喝水”的启示

作者:张琛轶




  围绕“新理念、新设计、新实践”的标准,我先后设计组织了两次中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两次活动的内容、目标、环节虽然相同,但后者是在前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后调整的,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2006年4月20日,第一次进行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场景一:我举着乌鸦指偶,告诉幼儿要讲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马上有一个小女孩说:“我知道,我听过的。”我示意她安静,继续说:“我们可以再听一遍,看看和你知道的故事是不是一样?”当故事讲到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正发愁时,又有个孩子插嘴道:“放点小石头进去。水会升上来的,乌鸦就能喝着水了。”我对他的发言不置可否,转身指着桌上的几组材料说:“这里有小石头、纸片、玻璃珠、木棍……请每人选一种。放进水瓶里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乌鸦喝到水。”说完。就让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操作活动。
  分析:乌鸦指偶的呈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听到熟悉的故事名字后,幼儿的记忆被唤醒。不少幼儿的眼神中流露出想要表达的愿望。一个大胆的女孩忍不住发话了,但我阻止了她的叙述,一切都沿着我预定的计划进行。可见,我的心中只有计划。没有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被动地接受知识技能。哪怕是已经会的也要再学一遍。
  场景二:我为每组准备了六个小碗(分别放着数量相同的玻璃珠、木棒、纸片、雪花片、小棋子、石头)、六个装着水的瓶子、六只有着长嘴巴的乌鸦指偶。我让每组的六个孩子各选一种材料全部放入水瓶中,去检测乌鸦能否喝到水。孩子们来到桌边。一人拿了一个碗,逐一将材料投入水中,最后把能使乌鸦喝到水的材料挑了出来。
  分析:从表面看,活动提供的材料种类比较丰富,每位孩子都有动手操作材料的机会。但孩子与材料的互动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并没有思考和分析操作的目的与意义。况且,每个孩子只允许和一种材料接触,他们只能了解一种材料在水中的状态。显然,我精心准备的其他材料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另外。六只乌鸦指偶的出现既剥夺了孩子们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误差的可能。
  场景三:在探究物体的大小与水面上升幅度的关系这一环节时,我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玻璃珠,让两组幼儿投到水瓶中。在操作前我反复提了要求。让幼儿精确记录当乌鸦嘴能碰到水面时,刚好是投到第几颗珠子了。一会儿工夫。实验结果出来了,一般大珠子用7~8颗。小珠子用10~14颗。我正要组织幼儿来交流这个现象时。妮妮小心翼翼地捧着水瓶上来了,我一看,大珠子满满当当装了一瓶,水已经快溢出瓶口,而她的记录牌上赫然写着16。我问妮妮:“你是不是等乌鸦喝着水了还继续放珠子?”妮妮点点头。我继续说:“你没有按照要求做,所以这个瓶子只好作废。”我把她的水瓶放到一旁。
  分析: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常会十分强调操作要求,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操作行为和探究结果。在上面这个场景中。妮妮虽然违反了操作要求,但我不应该对她的操作结果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结果对错固然重要,但孩子在操作中的体验也是十分要紧的。我完全可以引导全体幼儿观察妮妮的瓶子中水面高度与别人的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让幼儿猜测继续放珠子会发生什么现象。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有时错误也有可能成为教育的良机。
  
  2006年6月16日,第二次进行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场景一:我举着乌鸦指偶,询问幼儿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幼儿中有大部分表示听过。“会讲吗?”“会!”不少孩子自信地回答。于是,我让一个孩子上来讲这个故事。然后出示小石头和水瓶,让他试试是否小石头真能让乌鸦喝到水。这个孩子很高兴地做了。其他小朋友大睁着眼睛看得很认真。
  分析: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积极的师幼互动。当幼儿表示听过这个故事时。我尊重幼儿的意愿,做出了积极的应答,提供了材料让幼儿验证故事的结局,满足了幼儿当前的需要。
  场景二:验证了小石头能让乌鸦喝到水后,我又出示了小纸片、小玻璃珠、雪花片等五种材料。我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为每组提供多个水瓶,一只乌鸦指偶,要求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仔细观察每种材料的质地、轻重、大小等,猜测它们在水中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实验,用乌鸦嘴试探能不能碰到水面。根据结果,每组把瓶子分成两部分,随后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讨论材料与水面上升幅度的关系。
  分析:中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与人合作的经验与能力,因此我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材料、共用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促进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分享,使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更加高效紧凑。活动中的猜测与实验验证能够调动幼儿的思维,利于幼儿智能的发展。
  场景三:在探究物体的大小与水面上升幅度的关系这一环节时,我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玻璃珠。幼儿虽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珠子。但结果却有好几个类似。面对显然错误的结果,我耐心地帮他们查找错误原因。发现有的孩子往瓶里放珠子时另一只手使劲地捏着瓶子,瓶子的水位被升高了不少:有的孩子让乌鸦喝水时,将瓶子倾斜了一点……这些都影响了实验的结果。面对这些现象,我故意提出疑问,让幼儿意识到问题所在,并请发现这些现象的孩子向大家展示,分析原因。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还有许多因素可控制瓶子水位的高低。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次实验,把结果更正了过来。
  分析:在幼儿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关心幼儿的操作结果还是更关注他们的操作过程。我想这个问题其实每个教师都明白。可很多教师仍不放心,会在实验前反复强调每个细节要求,不容孩子有丝毫出差错的机会,致使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只好按部就班,对操作结果也产生不了成就感。有时在孩子出现问题后再引导他们关注问题,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两次活动的设计对比,我从中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1 科学活动中要兼顾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这要求教师在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在活动中要多关注幼儿的反应与表现,把握幼儿探索的动向。及时捕捉支持点,调整指导策略,准确地接住并回应幼儿抛过来的球。
  2 科学活动中要提供有价值的活动材料。促使幼儿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选用活动材料时首先应使其对教学活动有价值,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有利于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其次应使其与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相贴切,能够让幼儿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应使其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但切忌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寄托在活动材料上,花不必要的精力“精心”准备既繁琐又无效的活动材料。
  3 科学活动中要让幼儿主动参与。使幼儿主体性得以发挥。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运用多种方法去追求活动的趣味性、生动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其次,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活动中教师不要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要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要帮助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不仅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成功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