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班探索活动:转动的陀螺

作者:黄丽卿




  活动目标
  
  1 在自主探究中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能较清楚完整地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及感受。
  2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
  3 学习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的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 已有经验:对生活中能转动的物体及其转动现象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记录经验和表述能力。
  2 物质准备:①幼儿每人一根棉签、一张圆形图卡(已在圆心、圆心外扎洞),每人一支笔和一张记录纸。②每组备有三角形、正方形、心形等不同形状的网卡(已扎洞);各类轴材料,如小棍子、小吸管、竹签等。⑧瓶盖、树籽、白色图卡等区角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汉字卡片“转动”,引出“什么东西会转动”。
  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字宝宝”,谁认识它们?
  2 找找看,教室里都有什么东两会转动?你还知道什么东两会转动?(请幼儿个别回答)
  
  二、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 交代任务: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许多东西都会转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每人尝试做一个陀螺,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2 提出要求:请你用一种自己能看得懂的方法,把做陀螺的过程记录下来,比如“选择了什么材料,陀螺会不会转动,你发现了什么”等。
  3 动手探究: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主尝试制作陀螺:老师随时观察孩子的制作情况,并引导个别幼儿作好记录。
  4 分享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请孩子们根据记录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再次制作不同材料的陀螺,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进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1 交代任务:老师又准备了一些新的材料,请你们自己来选择、搭配,每人再做两个“更会转”的陀螺,并想办法让它们成为转得最快的陀螺,还要观察一下不同图卡转动的观象。
  2 提出要求:要把你“选择什么形状的图卡,搭配什么棍子,结果怎样,你发现了什么”等都记录下来。
  3 分享交流:你是怎样选择、搭配材料的?你的陀螺转得快吗?为什么?在做陀螺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各种图卡转动起来时,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
  
  四、评选“陀螺高手”,进行分享学习。
  1 讨论交流:你认为怎样才能使陀螺转得快且时间长?
  2 小组初赛:请你在地上试一试、玩一玩,并比比看谁的陀螺转得快而且时间长,每组还要推选出一名“陀螺高手”来。
  3 评选活动:请各组的“陀螺高手”再来比赛一下,我们要评选出两名班级“陀螺高于”(分两批进行,第一批3人)。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们做的陀螺、转动陀螺的疗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4 总结经验:你为什么能成为陀螺高手?你是怎样选择、搭配材料的?转动时有什么诀窍吗?(请“高手”介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转动时力度的把握等方法)
  
  五、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
  师:今天,大家都玩得很高兴,都能自己做出会转动的陀螺,又发现了许多种制作陀螺的材料。这里还有一些材料,如瓶盖、树籽等,老师把它投放在科学区,你们可以继续去试一试,玩一玩,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老帅还准备了一些白色图卡投放在美工区,你们也可以去给这些图卡装饰、打扮,让它们变成漂亮的陀螺转盘,这样转动起来就更好看了。
  
  活动反思
  
  1 目标达成情况:此次探索活动的目标共有=三个。第一个目标完成得最好,全班36个幼儿都对探索“会转动的陀螺”很感兴趣,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到做、玩陀螺的成功喜悦。第二个目标基本达成,通过自选材料、自制陀螺、尝试转动等活动,每个孩子或多或少积累了“怎样使物体转动”的有益经验。第三个目标完成得较好,孩子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并清楚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受,大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同伴分享与交流,但个别幼儿还没有养成与同伴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2 活动设计情况: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喜欢摆弄会转动的物体,陀螺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一种玩具。活动中我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图卡和长短与粗细不一的棍子、吸管、竹签等材料,让孩子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自主探索和发现,使孩子有机会去尝试并发现“怎样让陀螺转动起来”的秘密。这是操作性和探索性都很强的探索活动,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诱发了已有的经验,积累了新的有益经验。如:知道怎样去选择、搭配材料;知道怎样使陀螺转动起来:发现了不同形状的图卡转动时的一些现象:推选出了一批“陀螺高手”;初步感知了平衡、力度、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活动后的调整:科学区中孩子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由此看来,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究、发现更多制作陀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