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孩子“尿裤子”有感等
作者:张 倩等
我曾聆听了北京来渝专家的一次专题讲座,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幼儿“尿裤子”事件。下面就说与大家交流分享。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是常事。可是在不同时期,教师对待幼儿的“尿裤子”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尿了,才喝一点水都尿,像个漏斗似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师满面春风地迎上去说:“尿了没关系,老师给你换。”
上世纪九十年代——“没关系,来,老师带你到寝室去换,小朋友不会发现的,下次注意就是了。”
本世纪初——老师随时提醒个别孩子去上厕所。尽可能避免“尿裤子”事件的发生:“某某小朋友,你是否要解便呀?快去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民经济落后。对教育不够重视,教师身上存在着师道尊严的特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幼儿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全国上下开展幼儿园老师赛妈妈的活动,要求幼儿教师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幼儿。
上世纪九十年代,幼儿的人格、权利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尊重。
本世纪初,幼儿教育要求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人手,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也越来越“以幼儿的发展”为本。
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孩子;换一种心情去带班:换一种方式跟孩子沟通。相信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毛毛虫与小火车 徐 娟
科学发现室的磁铁区里新投放了彩色小磁铁片、磁铁小车厢。我担心孩子们不会玩,就主动介绍以往小朋友的玩法。接下来当孩子们自由选择活动时我却发现,这个磁铁区开始来玩的人比较多,但过了一会儿就不再有人来玩,而且即使是来玩的,也就只玩一会儿就不再继续下去。
我带着好奇问了几个孩子,有的告诉我:“我玩过了。”有的说:“我会玩了。”会玩了,玩过了,这是孩子们最朴实的语言,和我们大人一样,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就没有兴趣了。此时我也明白自己工作的欠缺了。
下午,又一批孩子来科发室,于是,我改变了指导策略。
我把磁铁区新投放的材料向大家作了介绍:“这个彩色的石头和小车子里都藏着许多秘密,看谁能发现。”等到大家开始玩的时候,我就在一旁观察起来。
中一班的毛毛首先来到磁铁区,她拿起彩色磁铁片。看了一下,然后问我:“徐老师,这个怎么玩呀?”我说:“你试试看,你想怎样玩就怎样玩。”于是她低下头,开始研究起来。拿出一个,再拿出一个,无意之间,将两个磁铁碰了一下,她发现两个居然靠在一起。她又拿出一个,想有意识地再让它们靠在了一起。此时,她发现这个磁铁却怎么也靠不上去了,她不甘心又反复试了几次还是刚才的结果。于是我及时凑上前来问她:“你发现什么啦?”毛毛边笑边说:“靠不上去,还像一个毛毛虫,在扭来扭去。”
中三班的赵裔哲小朋友也来到磁铁区,他开始拿起磁铁小车厢,独自玩起来。我仍安静地在一旁观察。他拿起两节小车厢无意识地敲了一敲。发现它们互相靠近并吸在一起,于是他又拿起一节,往上靠,一下子又被吸上去了。他觉得很好玩,开心地又拿第三节往上靠,但出乎意料的是这节车厢始终靠不上去。这时我就走近他说:“咦,怎么回事?”开始我以为他会说出和毛毛一样的发现,可是他说:“我发现它能推着车子跑。”于是我就又递给他一节车厢:“那你再试试。增加一节以后怎么样?”赵裔哲试了以后,认真地回答:“不行,好像劲不够了。”
科学活动就是让孩子直接探索。亲自实践,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怎样玩。孩子间的生活经验不同。随之带来的对事物的看法、想法也不一样。这就是我的科学活动指导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