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5岁-7岁幼儿谦让行为的功利性倾向及其对幼儿园谦让教育的启示

作者:王任梅 刘晶波

谈陈老师时她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陈老师: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孩子,看他的需要。从孩子的出发点来考虑。努力地促成他们的合作,然后在保证自己部分利益的情况下适当地谦让。
  
  3 给予表扬,及时强化:基于幼儿对于教师的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当幼儿表现出谦让行为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幼儿的这种行为。但需要指出的是,亲社会行为虽然应当受到鼓励,甚至可以得到一定补偿,然而过度理由效应告诉我们,无论是对学习成功给予的物质奖励,还是给人们道德行为强加的外在约束力量,都会使人倾向于用外在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们养成他律的人格。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否则只会导致孩子表面的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这样就促成了功利型谦让的产生。
  
  4 “冷处理”:幼儿也有一种强烈的对于归属的需要、对于同伴的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因此对于不会谦让的幼儿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也能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甚至有时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以下是研究者与一位幼儿园教师的对话:
  张老师:这个可能说句难听的就是软硬兼施吧。(笑)
  研究者:(笑)
  张老师:看什么样的情况吧。比如说,有的孩子特别要好,自尊心特别强,特别要面子,当他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表扬他。给他适当地戴一戴“高帽子”,他会自我感觉特别好。由此强化他的谦让行为,然后他就慢慢想去做,做多了也就习惯了。
  研究者:(笑)硬的呢?
  张老师:比如说,当有幼儿在争执中伤害到别的小朋友时,那肯定要去立刻制止他,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冷处理”的办法。
  研究者:“冷处理”你是怎么处理的?
  张老师:比如说,有的幼儿伤害到了别人了,那可以适当地让他暂时、短时间地和集体分开,让他感觉到,你对别人不友好,那么你肯定没有朋友,肯定别人不愿意和你玩:让他体验一下被排斥的感受,体验一下他的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研究者:自然惩罚哦。
  张老师:对,我觉得这个也是一种方式吧。反正具体怎么教他们谦让,这应该是看各种具体情况,然后再来确定。
  
  5 提高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的,其根本特征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问题。
  同伴交往和互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本手段。哈贝马斯(Habermas)在论述交往时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iec-tivity)的概念。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在互动交往中意识到自己与对方都是主体,而不是将对方当作单纯的客体。只有主体与主体的交往,才能使幼儿在这种主体间的交往情境中意识、体会、了解他人的观点、情感和态度,体验到他人和自己一样也有需要和愿望。其实,谦让从本质上就是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的需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作出谦让行为。下面是研究者与张老师的一段访谈记录:
  张老师:关键看在谦让的过程中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互惠互利,能够真的为别人的需要所着想。在进行谦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包括父母,应该是让孩子能够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研究者:嗯。)
  张老师:如果这些孩子遇到问题了,能够多去想一想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受的话,就更能够产生谦让的行为。(研究者:他可以想到别人,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张老师:因为谦让本身就是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的需要。
  尽管在谦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拥有不少体现智慧的方法,但有时为了追求教育的效果,或许是出于一种无奈,也常常会运用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比如强迫或命令。迫于教师“权威”的压力,即使当时对幼儿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绝不会是长久的。谦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言行。所以。我们不可强迫或命令幼儿谦让,因为这样的谦让只不过是送给别人的虚假的礼物。
  谦让是人类良性的、为文化所推崇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只要幼儿教师在教育中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