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矫正托儿不当行为的策略

作者:吴春红




  语言信号不敏感——“对牛弹琴”。
  
  入园初期,托儿常常听不懂老师的一些基本指令。老师请他们坐下他们偏站着,请他们站起来他们却坐着一动不动,仿佛是在“对牛弹琴”。这是由于托儿第二信号系统刚开始发展,对一些语言信号不熟悉所造成的。老师可以抓住托儿喜好模仿的特点,将要求转化成孩子能观察、易模仿的实际行为。以让孩子“坐坐好”为例: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先“坐好”,以便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坐好”:其次,老师必须手把手帮助孩子“坐好”,让孩子知道怎么坐才是“坐好”;最后,还要经常重复、不断提醒。这样,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模仿对象,“小牛”们就能逐渐听懂老师弹奏的“曲子”了。
  
  理性思维不具备——“攻击行为”。
  
  托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在直觉行动中才能思维,当他们处于陌生的环境或感到受到威胁时,由于不能理性思考所面临的困境而易产生攻击行为,但他们并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在矫正托儿的攻击行为时。老师必须创造一个温馨、宽松的环境以减轻托儿的心理压力,并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一旦发现有攻击行为产生的“苗头”,就及时给予制止或提醒。另外,老师还应加强托儿间的友爱教育,在他们幼稚的心里播下友谊的种子。
  
  注意不稳定——“自由散漫”。
  
  托儿具有注意不稳定的特点,即使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注意也只能持续12-20分钟的时间:对成人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所产生的有意注意才刚刚开始萌芽,持续的时间将会更短。所以他们常常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不太理会老师的一些要求。洋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师在组织活动时,他会突然走上来抱住老师;同伴们正在认真地画画,他会去找积木玩:散步时,他会独自跑到大班的孩子中去……老师教育他,他会非常谦虚地接受,并表示马上悔改,可一转身又不知跑哪里“闲逛”去了。对这样的孩子,老师除了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注意以外,还应不时地增添、更换一些使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图书、小墙饰等,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使他们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
  
  四肢动作不协调——“乱坐乱爬”。
  
  托儿的四肢动作发展还不协调,在进行四肢动作时常会伴随着躯干大肌肉的运动。因此,会出现坐着玩玩具和干脆在地上爬的现象。老师在卫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满足托儿进行大肌肉运动的愿望,让他们有机会坐在地上或是在地上爬,帮助他们逐渐地进行大小动作的转移。如果卫生条件不允许。老师应以其他的方式吸引托儿转移注意力,如:把玩具放到地上、更换玩具等。但更好的方式是老师为托儿提供一些大肌肉运动的条件,如:擦干净地板、准备干净地毯等,满足托儿运动的需求。
  
  社会行为不懂得——“你争我抢”。
  
  我们虽然为托儿准备了许多玩具,但还是经常发生争抢玩具的事件。经过观察发现:我们为托儿准备的玩具中有好多是他们还不会玩的,有的却是家里已经玩厌的,导致了他们对个别玩具特别喜爱而产生争抢现象。因此,在为托儿选购玩具时,一定要选择他们喜欢的、会玩的玩具,如玩具小汽车、电动小动物等。数量可以多一些,玩具的种类却不必一下子投放太多,而应逐步添加。而且,每一种玩具都应教会他们基本的玩法,避免他们因不会玩而不喜欢玩。对于托儿的争抢行为,根本上来说是托儿由于不懂得交往、合作等社会行为而引起的。因此,老师不宜空洞地说教甚至训斥,而应经常结合班级中发生的实例进行有目的的教育,特别是利用游戏活动的时机,结合实际的场景进行,以帮助托儿学会交往、合作等良好的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