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喜欢和你在一起

作者:方明惠




  幼儿的成长需要同伴,更离不开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但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核心式家庭结构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性格孤僻,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合作意识、分享意识等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以中班平行班社会活动“喜欢和你在一起”为例,谈一谈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的组织策略。
  
  一、活动摘要
  
  
  
  
  二、活动反思
  
  以上是教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吸取他人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连环跟进的三个活动方案。不难看出,教师们是不断地在实践着,思考着,研究着,同时也在不断进步着。
  
  1.强扭的瓜不甜,努力寻找与生活的连接点。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习惯采取以说为主的教育方式,以课堂为主要输入平台,通常走“谈话——观察(参观情境表演)——谈话”这一固定模式,幼儿兴趣索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我们要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源泉,以渗透和熏陶为主要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真知和真情,从而使幼儿焕发出社会活力。
  活动三中,教师汲取了他人的经验(教师利用看得见的照片让幼儿讲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人和事物的接触,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待人接物的态度。从幼儿熟悉的班级人手,在班级区角和幼儿共同设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图片展和记录表,同时引发幼儿自由交谈,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实实在在地体验有好朋友的快乐。这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进了幼儿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幼儿交往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与成人、同伴间的游戏中,自然地与他人交往,逐渐形成社会性品质。而游戏只有切近幼儿的生活,才能打动幼儿,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教育和熏陶的作用。活动五中,教师从幼儿的兴趣、情感需要出发,设计了两个不同形式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孩子们在生活、游戏中充分体验到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幼儿的社会意识。
  
  2.刻意的说教不灵,努力寻找与兴趣的结合点。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意图越少,教育的功效就越大。组织社会活动中,教师要避免命令与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潜能,帮助幼儿实现自我发展。因此,熏陶和暗示就必然成为组织幼儿社会活动的重要教育策略。
  一是恰当地运用环境暗示。社会活动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主要是创设良好的环境并让幼儿作用于环境,引发幼儿去适应环境、内化规则。如活动五中,不同班级的组合、相同音乐的游戏都给幼儿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猜拳》游戏中音乐速度的变化以及最后合作游戏的组织,发挥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二是适时地运用语言暗示。教师不要命令幼儿,不要直接表明态度和观点,而要借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引发幼儿自己去思考,从中获得某种启发。如“这遍音乐要快一点,你们准备好了吗?”“小船之间要不要太挤呢?”“暴风雨来了,掀掉了一块船板,怎么办?”渗透出“弦外之音荡涟漪”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