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教学活动中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培养

作者:虞永平

如此类的问题,是幼儿围绕树叶进行观察、比较的基本线索。幼儿可以通过重叠、目测、称重、借助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对树叶进行比较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深入了解了树叶的特点,了解其中蕴涵的一些基本关系,其实他们也在了解这个世界。
  围绕树叶开展的活动,对幼儿来说不只是观察和比较,他们也在表达。表达是幼儿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表达,也需要想象的参与,比如幼儿进行的树叶添画、树叶拼帖画等活动,都需要幼儿的想象能力。
  (5)实验
  实验是幼儿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实验往往需要幼儿有一些假设,又需要幼儿用行动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实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是探究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幼儿参与实验,除了了解实验的结果外,还让幼儿拥有一种实验的意识,一种在探究中获得真知的意识,一种通过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的能力。幼儿园中,可进行的实验涉及到生活事件、动植物、物质材料及科学原理等众多方面。
  
  2.领域和主题的教育
  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上专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日常活动和游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各领域的活动或主题来实现。有些主题与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主题展开的线索就是依照自然观察者智能发展的线索进行的,这些主题对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当然,领域教育、主题教育与前面讨论的幼儿博物馆的活动是不矛盾的,甚至是相互关联的,与将要讨论的游戏及日常生活中的培养也是一致的,相得益彰的。
  领域活动中,可以集中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各个领域都有发展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功能,尤其是科学领域在发展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充分挖掘各个教育领域的教育内容对发展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培养的价值,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实,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活动,渗透在幼儿园课程的各个方面,每一个领域都有大量的观察、比较的机会。比如,社会领域中,可以让幼儿通过对房舍(人造物品)特征的观察和比较,来辨别社会机构的类型;通过对房舍和服装的观察和比较,来进行民族类型的划分;通过对服装的观察和比较,对人们的职业进行分类,等等。同样,艺术领域中,可以通过对京戏脸谱的观察与比较,来确定相应的人物角色;对剪纸图案的观察与比较,来确定剪纸作品的用处,等等。
  以大班上学期的科学活动为例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活动都是培养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活动,其他领域的活动也有这方面的功能,有待我们深入去分析和挖掘。
  主题活动也是培养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重要形式,主题的特征就是不同领域内容的联系和综合。可以说,每一个主题都有发展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价值,这是因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主题的主要依据就是幼儿的生活,主题的主要实施形式就是幼儿的观察、操作和体验,因此,任何主题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David Lazear著.郭俊贤,陈淑惠译.落实多元智慧的教学评量[M].远流出版社,2001,第93页.
  ②张俊主编.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33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