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作者:何金妮
年 龄:三岁半
班 级:小六班
个案情况简述: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熙熙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入园时都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入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熙熙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熙熙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熙熙在第三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熙熙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来当小熊。”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熙熙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中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4.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熙熙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朋友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开心。
一、家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熙熙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熙熙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2.熙熙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3.熙熙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4.熙熙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熙熙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熙熙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间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熙熙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熙熙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熙熙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四、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两个月的家园共同教育,熙熙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推荐他当组长、小老师等,这不断促使他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