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我园的家园互动课程表
作者:何黎明
1.一周早知道:预告下周预设的部分主题,分为设计意图和主要内容。“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家长了解具体活动背后的理论依据,感受理论(观念)和具体教育行为之间的转化方式和关系。
2.活动延伸:针对预设部分的主题,结合家庭生活内容和特点,做适当的家庭延伸,帮助家长拓展家庭教育内容,传递“生活处处是教育”的理念。
3.一周共参与: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请家长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如材料收集、家长义工、做爸爸老师和妈妈老师、共同观察孩子活动等,把幼儿园日常教育作为影响家长教育观念的重要活动。
4.一周一提醒:主要提示幼儿保健方面的事项。提醒家长在关注幼儿教育的同时,注意保健,保教并重。
5.指导配方:针对家长的一些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梳理。模式为:典型的案例十分析。主题来自于教师对家长教育行为的观察和经验的提升,形式根据具体的内容调整,有亲子式、沙龙式、发帖式等。
6.我们的孩子:此项是针对每个家长的个性化设计,由家长和教师分别就观察到的情况进行交流,同时作为家长对本周活动的反馈,为教师设计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家园互动课程表帮助家长真正走进了幼儿园课程,随着活动的开展,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家长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幼儿园,了解幼儿园,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幼儿园的教育,思考家长在其中的位置和责任,理解、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开始学习观察孩子的表现和行为,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客观地看待孩子,尝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其交流,并能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和家庭生活方式,根据周围的环境开展教育活动;并能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疑惑,与周围的家长、教师分享、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家园互动课程表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启示性: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影响,真正促进家长思考,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能力。如在“我爱蔬菜瓜果”主题“延伸活动”设计中有“看看妈妈炒青菜”环节,有的家长感叹原来做饭菜也可以成为家庭教育内容;有的家长在此基础上根据女儿不爱吃青菜的特点,特意买来了塑料餐具,每次和女儿共同切青菜,一起炒,结果女儿吃得很香。
2.融合性:与班级和幼儿园工作融合,这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明确教师教育行为的目的,以便对孩子的教育给予更大的支持;与家长需要和孩子发展目标融合,只有融合了家长的需要,才能真正为家长所喜欢,吸引家长参与,使活动有针对性,真正实现“家园互动”的目的:与课程融合,利用课程的主题活动展开“延伸活动”和“家长参与活动”等。
3.操作性:主要指活动内容和形式便于家长参与,便于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共同活动,文字表达力求详尽,将教师的真正意图传达到位,操作策略具体可借鉴,活动表的发放和回收都注意方便等。
4.互动性:讲求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同时,也注意探寻家长资源的良好利用,随着活动的深入提出“教师退一点,家长进一些”的方针,扩大家长的参与面。如在“指导配方(大班)”中关于“竞争和合作”的探讨,教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抛出了“要竞争还是要合作”的问题,引导家长以“发帖”的形式讨论,结果响应者甚多。
5.系统性:根据课程、孩子的发展目标、家庭特点、家长需要等开展系列的指导活动,对家长的指导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计划性,让家长“细水长流”积累教育经验,提高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