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大班主题活动: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张 慧
近期,我班幼儿的兴趣点从四季更替的气候变化转移到了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我们就顺势开展了“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以此主题为线索,幼儿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分组——选组长——制定计划书——研究、准备——展示交流(—下面介绍的活动只是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活动)。之所以尝试这样一种新型的主题活动模式,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孩子在预设的主题下,根据各自兴趣的不同,共同讨论、选择想要研究的内容,继而组合成研究小组,能让孩子在发展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在为自己研究小组的展示交流做准备的过程中,能更积极地寻求探索知识的各种途径。
2.在小组式的研究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选组长、制定计划书、确定展示的方法,更能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由于各小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在集体的展示交流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将自己获取的经验与同伴分享,又可以从同伴那里学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经验,而教师的引导,又能使幼儿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和提升。
活动目标
1.用多种表现方法,展现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2.体会相互合作获得的成功,在共同的交流中分享知识经验,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电脑幻灯制作“小小设计师”(内容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作的各种各样的房屋)、背景画(将幼儿关于房屋的创造画布置成小区)、各个小组围绕“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做准备(幼儿根据自身兴趣分为四组,分别以出海报、猜谜语、搭建、排小品的形式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播放“小小设计师”幻灯,请“设计师”为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房子,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参观事先布置好的小区,感受小区的美,生活的美好。
3.讨论: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4.幼儿分小组介绍。
(1)海报组:幼儿在大幅广告纸上画出小区中见到的——些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如垃圾分类、扶盲人爷爷遛狗、采花、随处停车等。该组幼儿认为:文明、绿色的环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表现,提升梳理有意义的经验或知识点,如:为什么随处停车不好?垃圾分类放好不好?为什么?垃圾可以怎样分类?等等。
(2)猜谜语组:幼儿准备了许多画有图形标记的小卡片,他们依次出示这些小卡片,让其他幼儿猜猜,这些标记都表示哪些地方。如“M”表示麦当劳、“+”表示医院。幼儿认为:丰富的商店和服务设施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表现,提升梳理有意义的经验或知识点,如:为什么用“+”表示医院,没有医院行不行?等等。
(3)搭建组:幼儿事先已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用积木搭建起一座立体的交通模型,有隧道、轻轨、地铁、高架、内环公路等,他们边介绍边让其他组的幼儿猜猜他们搭建的是一些什么模型。幼儿认为:如果上海有了多样化的交通,出行不再拥堵,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表达,提升梳理有意义的经验或知识点,如:为什么要在地底下造隧道?地铁和轻轨有什么不一样?等等。
(4)小品组: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排演了四个小品,分别是扶老奶奶上楼梯、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去流动献血车上献血、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他们认为:如果大家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表现,提升梳理有意义的经验或知识点,如:除了扶老奶奶上楼梯,我们在乎时的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在公共汽车上,你们都会给哪些人让座?等等。
5.教师小结: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