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写出“秋”的特色
作者:陈恩浩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秋”的片段呢?关键是要仔细观察。不但要看到秋天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特定地点特定景物”的特点。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写出不同来。
请你仔细读读以下几位同学笔下《秋》的片段,也许会给你带来灵感。
“秋天不仅有众多的黄色,也有诱人的绿色。这些绿色把秋天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美人蕉婀娜多姿……小苍耳郁郁葱葱……绿色永远惹人喜爱,它永远给人们带来对绿色的回忆和向往。”
秋天的主调是金黄色,可小作者偏偏看到了“绿”,一句“它永远给人们带来对绿色的回忆和向往”不是颇带哲理意味吗?
“阳光下,枝头上的树叶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忽然,一阵凉风吹过,它们不禁颤抖了几下,伤心地呜咽起来……一会儿随风在空中飘飘悠悠,寻觅着自己的归宿。”
“面黄肌瘦”“无精打采”“颤抖”“呜咽”,这些用拟人的手法对“秋叶”的描绘,写出了小作者眼中特有的感觉,充满童趣。句末的“寻觅……归宿”,则留下余味,让人自然地去联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天的夜色一向是迷人的,中秋夜更是静谧缥缈……水中,倒映着月亮的倩影,它在水中沉浮,不时被动荡的水波弄成椭圆形,它似乎在呼吸。”
月亮因水波而成椭圆形,这很多人都知道,而“它似乎在呼吸”却不是人人都能产生的联想,可见小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仔细观察,写出了不同于别人的新观点。
“水草儿碧绿碧绿,就像是用绿色渲染的水墨画一样。是呀,一定是它们把终年贮藏的绿色都拿出来,贡献给了秋天。”
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想象,怎么能写出像“一定是它们把终年贮藏的绿色都拿出来,贡献给了秋天”这样贴切,生动的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