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问津
作者:文 博
(小博士)
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坐车去外地,来到一条不知名的大河边,只见那河水滔滔,奔流不息,却看不见一个渡口,怎么办?只好派子路去“问津”(即打听渡口)。这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他常常陪伴着孔子,是一个很受孔子信任的弟子。
子路离开河边后,看见两个人正在一起耕地,于是赶忙来到他们面前。子路恭敬地向其中一人问道:“请问先生,这条河的渡口在哪里?”
这人没有直接回答,却望着前面的马车问道:“那坐在车上,握着缰绳的人是谁呀?”“是孔丘。”子路回答道。
“是鲁国的孔丘吗?”这人又问道。
“正是,正是!”子路高兴地说。子路心想既然知道夫子,那就很好办了,他一时觉得更亲近了些。
不料,这人却皱起了眉头,很有些不满地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他周游各国,自然应当知道渡口在哪里呀!”说完,他继续耕地,不再理子路了。
子路只好向另一人打听。
那人看了看子路问道:“你是谁呀?”
“我是仲由。”
“是鲁国那个孔丘的弟子吗?”
“是,正是。”
子路刚刚说完,那人却感慨地说:“整个天下就像洪水泛滥一样,乱糟糟的,谁能够变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逃避那种无道的君主,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逃避乱世的人哩!”他说完,便头也不抬,继续播种。
子路碰了个钉子,只好如实地告诉孔子。孔子感叹地说:“我们不能同山中的鸟兽在一起呀。我们不同世人在一起,跟谁在一起呢?天下要是清明,我自然也就不用费心了。”说完后还感慨了一番。
[思维互联网]
故事中的“问津”一词后来就成了一个常用词。“津”是渡口,“问津”的原义就是打听渡口。引申以后常用比喻探问途径或询问情况,甚至表示某种关注。现在常用于否定句式中。如:无人问津、不敢问津。
(淘 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