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田 野
然而,大千世界里的所有绿叶莫不如是。无论它们身处繁华的城市,还是地处偏僻的边疆;无论在深山河谷,还是在田头路边;无论是土地肥沃,还是贫瘠荒凉,它们都在进行着生命的接力,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生命的创造,都在装点着世界,绿化着环境,奉献着生命。即使落地,也会回到根系身边,化为养料,完成生命的升华。
其实,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与社会,与绿叶一样的人又何止万千呢?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与不同的地区,成年累月地做着绿叶的事业。这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之所在!
【指导教师语】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散文。本文通过对树叶的细致观察,极其细腻地写出了树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所在,赞美了树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由此及彼,由物及人,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歌颂了社会生活中具有树叶一样高尚品质的人。本文语言深刻凝练,含蓄隽永,传神生动,富有哲理,感情饱满,极具表现力,体现了较强的写作功底。
(薛 飞)
爱情,18岁的奢侈品 黄 丹
最近,我在一所大学参加高考美术集训。在忙碌生活的闲暇之时,就看看窗外的行人,在这个烂漫的季节,见到最多的便是一对一对的大学生情侣手牵手甜蜜地散步,脑中便产生一些有所思却无所思的漫无边际茫无头绪的遐想。
想到自己那蒙眬的17岁,幼稚的承诺,曾经的梦想,共同的约定。回忆中总是有几丝苦涩,即使现在想起来感觉仍是那么遥远……
或许,世界上的东西是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是。对于18岁的我来说,爱情是个奢侈品。可能我只是怕那艳丽娇嫩的玫瑰刺痛我的手。
在有的人看来,没有爱,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因为生命纯属偶然,每一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但在我看来,生命纯属必然,所以每一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空气中颤抖着许巍的歌,会让人产生很多的臆想,看着没有人与我共同分享的天空,很无奈,很无奈。有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无关痛痒,在自己看来却似排山倒海。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垂垂老去的人,只是时光忘记了给我皱纹,忘记了给我白发,所有人看到我年轻的容颜,却看不到我苍老的心。
只是我太果断,在通往目标的旅程中,我不愿留恋路边的风景,不愿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野花。我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利,我不想像某些人一样,站在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上,一边看着自己的梦想,看着自己的追求,一边却过着滋润的生活,看着看着时间就过去了。也不想自己那么认真,那么执著,那么虔诚,可结局却悲凉无比。换个角度来说,是我太自私,甚至过分敏感,所以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太多的计较,不计较与其说是宽容,不如说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对这一切并无兴趣,我漠视除自己关注和重视之外的一切感觉和现象,选择忽略,选择遗忘,享受孤独,要保护自己,就要屏蔽世界。如果说故事源于生活,那我的生活就是所见过的最无聊的故事,好像连流水账都算不上,就像一个将要干涸的湖,但我不计较,因为要过好明天,就要牺牲今天。但我相信一个想过好明天的人,即使湖消失了,明天也会有甘霖降落。爱情,18岁的奢侈品。
所以,我要像别人那样生活,却不能完全像别人那样生活。我可以被嘲弄,但我灵魂高贵,它站在高处俯瞰整个世界,遥遥地向孤独而人性的我招手,即使很多年后,我将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卑微得如同从未来过,但我仍然要为了过好明天而继续“享受”孤独。
18岁的我对于人生和爱情的选择却是这样,这是成熟,还是幼稚?
大街上的情侣继续甜蜜地散步。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没有它世界不完美,有了它世界不再完美。
【指导教师语】
由大学情侣的散步而引起爱情这个话题,浮想联翩,有漠视也有希翼。作者的思考是深入而冷静的,这本身便是一种成熟。全文洋溢着浓郁的抒情味,不少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首尾遥相呼应,语言连贯灵动,文势摇曳生姿。文章启示我们,要理性地对待生活,尤其是要理智地对待爱情。
(耿世诚)
月下小城 付鸿骄
暮色还未能完全消尽,零散的余晖便折入波浪般舞动的月色,一切都朦胧在悠然的水汽里了。徒步行于月下,耳边尽是轻音乐般的柔和,能够嗅到湿润的花朵的芬芳。巨大的香樟摇曳在滚动的月色里,摆弄着妩媚的姿态,像是多情的诗人,陶然地伫立在阴暗深处,忘却了吟唱。
小城覆满了植物。这些可爱的绿色精灵点缀着它们喜好的光影、线段,欣然地接受月光的抚慰,映射在光亮的水泥路上,致使行人误解,以为是走在古老的青色石板铺砌而成的冰凉路段,回过神来才发出一记失落的叹息,然而并不带有半点忧伤。
漫长的夜色散发着淡雅的幽香,使月下之人无可抗拒的迷醉。月亮悬挂树梢,似乎还停靠着许多外出打拼的游子,散落在苍月四周,提取它微弱的温热,毕竟“江清月近人”啊。于是街灯失去了光芒。小城里依旧是无限的温柔,星光游荡在诗人的四周。
远方驰来的列车深夜抵达小城,突兀的长笛顿时打破了静谧,匆匆忙忙的旅人迅速和朦胧的月色融合,变得恍恍惚惚的,唯一清晰的,是他们渐行渐远的脚步。熟睡的人们却不会因这月下凌乱的脚步而被惊扰,仿佛是无边的月色暗自湮没了一切。
夜深了,月下依然会有零星的疲惫的游子。和清澈的月色一起流淌的应该是他们的思绪吧!远方的故乡是否也能有这般美好的境地?夜色中的家人是否安康?娃儿读书是否勤奋?因了这些牵挂,平日里的披荆斩棘的心酸便一点一点地稀释了,明天依然是个晴好的日子。
小城终究是沉静在梦境里头不愿醒来的孩子,安静地酣睡,经不起俗世的干扰。月光佑护着它,柔和而温馨。每每小城身心疲惫,她总能用银光一次又一次抚平它的创伤。小城的明天定然是熙熙攘攘,月光也习惯了安静地等待,等待黎明时分的到来,她才能躲进云里,静静地独自安眠。
终于,黎明的第一缕光芒爬上了枝头。月渐渐隐去,她咧开了一记欣然的微笑,缓缓地消失于天际。天明了,月光散尽在天涯,消逝得仿佛她从未到来。诗人的踪影,再也寻觅不到了。
小城如果被遗落在梦境里头,谁能找着它呢?或许要等待下次月光铺满小城的时候吧!
(指导教师刘建奎)
浅读《妞妞》有感 顾 磊
小时候和别人谈起的都是母亲,长大后便懂得父亲,周国平用妞妞口中的小词语,连在一起,写成了诗。
妞妞是哲学家周国平的孩子,生下来就患有绝症。面对周国平夫妇的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马上做手术,拿掉妞妞的双眼,但这种办法并不能保证妞妞以后就可以正常地生活下去;另一种就是任其发展,后果就是加快妞妞走向死亡的步伐。这两种选择都是那么的揪心。但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小瞎子,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妞妞八个月大的时候,可爱聪明懂事的妞妞已经给这个原本不算幸福的家庭带来太多的快来和幸福了,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失去妞妞了。比起妞妞的生命,身体上的缺陷根本不算什么。可能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哲人的原因吧,所以在判断问题时会思前想后,会偏执,会踌躇,可是在他们犹豫间已经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间。一岁半的妞妞,摇着她的小手,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停止了呼吸,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一个父亲来说,经历的这一切种种无疑是一种折磨,但他展示给我们看的更是一种人格的升华和精神的坚韧。他把他对妞妞的爱毫无掩饰地展现了出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无私而博大的爱,看到了一位父亲向着天空歇斯底里的咆哮,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命运表达出来的不屈。他爱女儿胜过了一切,即使所有的哲学都死去了也无所谓,妞妞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人生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