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行书

作者:余 冰




  王羲之(303~361),东晋时瑯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他自幼爱好书法,广学名碑和名家书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锐意求新,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他总结、吸收草书及楷书的用笔方法,创出行书。他的名作《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流精品。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与文人好友聚会,嬉游水边,饮酒作诗(这一古代习俗,称为“休禊”)。大家决定把这些诗作汇成一册,并一致推举王羲之写序。王羲之当时就笔墨淋漓地写下了《兰亭序》(又称《兰亭宴集序》)。
  《兰亭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书法经典。行书书写,笔画形态各异,线条飘逸流畅,结构变幻多姿。不同的字有统一的风格,相同的字又有不同的模样。全文有20个“之”字,7个“不”字,有的疏朗,有的严密,有的丰满,有的俏丽,没有一个雷同。布局之美达到了历来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全文324字,分成28行,行行连贯,首尾顺应,充满韵律,形成了天衣无缝的艺术整体。历代书法家一致认为是“天下行书第一”。
  《兰亭序》到唐代之后就下落不明,据说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后代书法家的摹本。
  “天下第二行书”是后世对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称誉。颜真卿(709~785)为唐代书法大家。“安史之乱”时,他的哥哥和侄子父子二人以身殉国。《祭侄文稿》是为他悼念侄子季明而写的文章的草稿。我们从文字书写中,看到了书法家哀伤悲愤情感的起伏波澜:开始交代时间、被祭者身份,心情较为平静,字也写得较为规距;以后是对季明事迹的记述,感情逐渐激越,文字多次出现顿挫和圈改;当写到季明死难时,悲痛的感情难以控制,字形忽大忽小,时断时连……凝结着血和泪的268个字,字字发自肺腑,满纸真情,动人心魄。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1037~1101)的《黄州寒食诗帖》,后世公认为“天下第三行书”。这是宋元丰五年(1082)他被贬官到黄州时书写的两首五言古诗。17行,129字。坎坷的遭遇,艰难的生活,诗人在寒食节来到的时候,百感交集。《黄州寒食诗帖》就表达了他惆怅孤独的情怀。笔画上,多用肥笔,外柔内刚,收到“绵里裹铁”的效果。字形上,多化长方为扁平,而且多向右上方倾斜。布局上,字大小错落,但整体均衡。诗人的书法追求意境情趣,诗帖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这三件书法珍品,评论家的评语是:《兰亭序》以韵胜,《祭侄文稿》以气胜,《黄州寒食诗帖》以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