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第二辑:爱的力量

作者:佚名




  爱的力量是春日里纷洒的丝丝细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的力量是冬日里耀眼的一抹阳光,使凛冽寒风中的人感受春日的温暖;爱的力量是沙漠中突现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望的人重燃希望之光;爱的力量是黑夜里远方的一座灯塔,使黑暗中的人找到航行的方向……
  
  为别人开一朵花
  姜 夔
  
  读毛姆的小说看过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为他人开一朵花”,这句话成了英国一代青年为人处世的格言。
  欣赏美好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不是心灵扭曲、情感异化的人,都会对花儿报之以微笑。
  少女喜欢玫瑰,老人喜爱秋菊,文人咏叹荷花,寒士赞赏腊梅……花是世界的春色,花是人间的温馨。躺在病房中,友人送来一束鲜花,你会顿感春意融融;晚会上登台唱支歌,儿童献上一束鲜花,你会倍加欢欣鼓舞。人在旅途,孑然落寞,路旁一朵花儿向你颔首,会驱散你心灵的孤独;老人独坐黄昏,窗台上一盆雏菊倏然怒放,会给你带来生命的惊喜……
  五色迷目、娇态可掬,只是花的形象,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才是花的精神。
  邻居家有一个青年,高考落榜后去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辆车胎漏气的自行车,青年人认认真真地将车胎补好后,手头再没活干了。他本可以悠闲地坐下来和同事聊聊天,但他却为这辆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加了油,又将车圈、车架全部擦得锃亮,简直整旧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在车主将自行车取走的第二天,青年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为他人开一朵花”就这么简单。
  一位中学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一个学生的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大学著名的生物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详细地作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这位教授的美德。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儿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赞美,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心灵物语】
  文章开门见山点明题意——“为他人开一朵花”,即凡事替别人着想,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付出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别人盛开一朵美丽的花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我们替别人开花的同时,就会享受到别人那里飘来的花香,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别人绽放一朵小花吧。
  (程爱芝)
  
  宽容的心
  
  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获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
  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向街头。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得风雨不透。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地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
  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骂着让杀人的刽子手偿命,接着人群像潮水般地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阻挡住。
  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负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
  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惶。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停地往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在遭受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地哭号求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力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
  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鲜血,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面对挥过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
  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她怔怔地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刺痛,在这个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那高举的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号面前。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到他的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悲恸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讶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一起向受伤的战俘拥去。
  
  【心灵物语】
  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讲到的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叶夫图申科在书中的结尾写道:“这位善良的妇女,刹那之间便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田。”
  
  海上救援
  丹·克拉克
  
  几年前,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儿让全世界知道了无私奉献的报偿。
  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就成为重要的设置。在一个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了SOS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中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救援船通过云雾再次出现,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筋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宣布,救援船无法载所有的人,只得留下其中一个;再多装一个乘客,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在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人。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助,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友;消失在黑暗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