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梦回海洋

作者:陈学兵




  “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引为题记
  我是一条海洋鱼,一条美丽的海洋鱼。
  我的主人以昂贵的价钱买下了我,并且给我营造了一个价格昂贵的窝——一个豪华的水晶鱼缸。每一个暗夜来临,那宽大的水晶鱼缸就会在孔灯温暖的照射下折射出异样的光彩。我在其中游弋穿梭,温和的水流悄无声息地应和着我内心的舒适快乐。幸福此时正一涡儿一涡儿地向着我体内鼓动着、荡漾着。它吸引着我不断地朝向梦的边缘滑落,就像记忆中曾有过许多的金色池塘,后来都在现实的堤岸下长满蔓草,最终走向荒芜——我想几乎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如此,这是上帝早有预谋的设计。
  我的主人为我设定了游弋的轨道。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我神闲气定,安详快乐。鲨鱼的血腥追捕已彻底离我远去,尽管太阳照常会在热带洋面上投下灼热的光辉,但是从此我却再也不用为寻觅食物而四处奔波,我也再也不用为了某个目标而筋疲力尽地穿水破浪;更重要的是我的亲友都因此而深感满意。梦想需要在自由的洋面驰骋,现实中我首先为我爱的人活着。
  空中飞过的雁阵时时会传来同伴们的消息:皓月当空的晚上,飞鱼们泼辣辣地跃入夜空,却遭遇了黑鸟无情的袭击;太平洋暖流经过,潮汐的涨落深深地冲击着金枪鱼的情绪;因为饥饿,面对渔民们纷纷扬扬撒下的鱼饵,马林鱼明知是个美丽的诱惑,却不免军心大乱……
  生命中众多的追求与抗争已在我的舞台上缓缓后退,渐去渐远。枕在温柔的水中,我经常很疑惑:时空到底在哪一点上呈现了它真实的面目,是过去还是现在?世界真的存在过那么多的追逐和争斗吗?内心真的需要充斥那么多的惆怅无奈、惶恐和不安吗?生命真的需要苦苦地挣扎与追求吗?
  为什么每个夜晚,我依然会听见大海不息的召唤?那博大深沉的浪潮起伏是海的心跳,它穿越了密密的热带雨林,穿越了广袤的平原,穿越了历史的古城墙和现实中坚硬的钢筋混凝土,直抵我心深处。我真切地感应着它,时时处处我都在感应它!
  同伴们该是不会寂寞的。它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欣赏到海的瑰丽。早晨,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海水底下涌动着多么巨大的光柱呵,那光芒至今还像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一样在我的记忆之水中来来往往回环跌宕;中午的海面时常是宁静的,它们可以栖息在海沉实而厚重的湛蓝中吧。然而人说危险往往不期而至。远离海洋的你啊,又怎么能够想见自由背后的追求是多么的痛苦!
  生命之于我,现实的认同已比激扬的追求来得容易得多。现实中,我首先为我爱的人、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以及所有爱我的人活着,我的自我存在于我爱的人中间。
  在现实的快乐中,我不断梦回大海:我梦见海的颜色,感受海的心跳;我梦见海面上的天空,云絮在一层一层地堆积,那是信风将临的消息;我梦见海岛上的落花追逐着流水,越漂越远……
  枕在快乐的现实中,我不断向着梦的边缘滑落,就像记忆之中的金色池塘最终走向了荒芜。
  在快乐的现实中,我不再是一条出色的海洋鱼!
  
  【点评】
  生活是什么?这是个深奥的哲学命题。佛曰:色即是空。这是最高境界,我等皆未看破红尘,所以只能谈点实际的。
  读后被这篇生活小品细腻的文笔所感动,作者当是一性情中人。作者以“梦回海洋”为题,“梦”者,虚无也;“海洋”者,自由也;一个“回”字尽述作者心灵的实况。又以一句题记补释题目,显出作者“知足常乐”的心境。窃以为全文当作三部分,前五段为第一部分,写梦中的现实,“我是一条海洋鱼”此梦语也,在鱼缸中的所见所闻,是鱼的生活——平静而安详,为最后升华作铺垫;中间两段是第二部分,写梦中之梦,“大海不息的召唤”是梦的开始,回到海洋——自由而危险;后面四段是第三部分,写真正的现实,虽然还有“鱼”的出现,但是此鱼非彼鱼也。“现实的认同已比激扬的追求来得容易得多”,这是文眼所在,也是作者对生活的体味。总之,这篇文章,紧密围绕主题安排文字,虚实相交,饶有情趣。
  (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