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秋思

作者:樊毅璇




  凋零了,不再妩媚,不再芬芳。
  凄凄惨惨戚戚。
  傍晚时,秋雨淅沥,瓦冷风清。记忆在痛的呓语中瘦成一弯柳叶,隐隐散出哀哀的思念。风起寒来,这黄昏细雨偏偏欺她孤身一人,欺她身心疲惫,欺她体弱多病,凄惨悲戚,叫她如何讨个温暖去处?
  这颠沛流离,他在九泉之下可曾怜惜?为何早早离去,只剩下一堆泛着寂寞的情的残骸,留与她细细品尝?思念像是张开的琴弦,在愁的阴影里曼妙作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清酒暖人身,可知又添了几分思念?举杯独饮。
  叹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淡淡一笑。
  无奈啊,十年生死两茫茫。
  雁飞过。只留她一人流落南方,不再捎给她任何夫君的消息。
  岁月无情风萧萧,寒风落叶雨绵绵。但愿人为云飞邈,风云雨霜更无常。
  花如她,憔憔悴悴开得不成样子。赏花人不再成双成对,摘来又有何用?寄与何人?只任凭她们自生自灭,凋零了一地。没有遗梦,轻拥秋风。
  开半扇小窗儿,泪涟涟,如这点点的秋雨湿了残秋的景一般湿了心中的愁怨,如何挨得到天黑啊?
  念当年,朗月下,与共枕人踱于花间,斑斑驳驳的月华印上脸庞,一时间,目交合,手相握,有星子,夜空明媚深邃。
  念当年,凌晨光影蒙眬,在睡与醒之间,静若止水。虽一夜无梦,却无拂扰意念,只聆听高一声低一声的酣睡,暗度晨光。
  念当年,夜风轻拂,同是秋雨淅沥时,雨声敲打一首传奇的曲。并膝坐,抚古卷,诵读声如绵绵情丝与摇曳的烛影缠绕,绘一幅耳鬓厮磨的图。
  可如今,容貌随着岁月的打磨与那憔悴的黄花相似了几分。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缭缭绕绕,不得开脱。乱世中,南渡后的她似秋后的夜,弱不禁风,孤苦无依。
  亲人相继离去,与他共集的金石也陆续失去,在政治斗争中又被旋入愈发艰难的境地。
  再次盛了清酒慢饮,抵御心中的寒。
  天各一方情不复,隔岸花火阑珊道。我向长空独自笑,回首人间泪飘摇。
  点点滴滴,牵绊一生一世,纠缠一生一世,酿一份成灾的思念。
  凄凄惨惨戚戚。
  (指导教师 王全在)
  
  【点评】
  众所周知,李清照《声声慢》里的“愁”,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深广与厚重。而本文不啻是一首《声声慢》的散文诗,有散文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凄婉的感情。
  聪明的作者不求面面俱到,只取其一“思”而尽显其“愁”。“念当年”“目交合,手相握”“并膝坐,抚古卷”,或“踱于花间”,或“共枕酣睡”“耳鬓厮磨”。“可如今”“寒风落叶雨绵绵”,一个“在九泉之下”,一个“人比黄花瘦”。“点点滴滴,牵绊一生一世”,所以“思念像是张开的琴弦,在愁的阴影里曼妙作响”,只落得“凄凄惨惨戚戚”。
  语言上,体现了熔铸与创新的结合,形式美与音韵美的统一。而且多处引用名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显示了作者较广的知识层面和较深的文化功底。
  抒情性强的文章,结构容易松散,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些段落之间的衔接跳跃性太强,过渡不够自然。也有堆砌华丽词藻之嫌。
  (肖 洁)